上港球迷为徐根宝在看台上亮出巨大横幅
年近77岁的徐根宝,还不想出自传,因为他的足球故事“还没有完”。
徐根宝经历过中国足球的生机勃勃万象更新——在甲A时代,他先后率领两支球队捧起联赛冠军奖杯。风头一时无两之际,2000年,此前从未踏上过崇明岛的徐根宝却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在一片荒地上开始搭建他自己的“绿茵王国”。足球人生的下半场就此开启,一转眼,20年。
这期间,徐根宝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送出崇明岛,佼佼者更是成了中超时代响当当的球星。
如今,站在据守长江入海口的一方草皮之上,徐根宝回首30余年的执教之路,坦言道:“我不是成功教练,而是继续努力的教练。如果我们培养出的球员能代表中国足球冲出亚洲,那算是成功。现在即使我培养出了这么多中超球员,即使培养出了武磊,还不是成功。就像我在2017年拿到中国金球奖最佳本土教练奖时所说的,‘这个奖是鼓励奖,不是最佳奖,鼓励我要继续努力’。”
“十年磨一剑”,结果一干就是20年
刺激徐根宝毅然投身青训的,有日本足球的一份“功劳”。
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中国足球队闯入四强,与日本队狭路相逢。当时那支国家队,是当之无愧的亚洲一流。一年后,球队闯入日韩世界杯决赛圈;2004年亚洲杯打入决赛,平了历史最好成绩。
但是,亚洲杯决赛中被日本队踢了个3:1,让徐根宝意识到了危机。
“当时一看日本国家队,不得了,怎么好球员这么多呢?而且技术这么好。1999年我带大连万达在重庆打亚俱杯,碰到日本球队,他们已经很有章法,即便输球也不乱。我们当时尽管赢了,但我们基本是让人家压着打,进球靠的是反击,整体的攻防能力和战术素养日本球员是比我们强的。所以当时我感觉到,我们要赶上去,一定要有球星。”
徐根宝与训练基地的孩子们
很快,这个理想被徐根宝写在了基地的墙上:“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直到现在,这句口号仍是他坚守的方向。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徐根宝在崇明岛陆陆续续掏出了自己的800多万家底。但最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3300万。“我当时提出‘十年磨一剑’,磨完就走了,想着干完十年我也将近70岁了,就把基地这块地还给县政府。但是,随着投入的钱越来越多,需要贷款,当时的领导建议我把这块地买下来,用做银行贷款的抵押,我才把这块地买下来。”
事后,徐根宝对当时的这段经历的评价是:“顺风顺水,歪打正着。”
转眼过去21年了。以现在的结果反推当年的决策,人们总爱贴上“眼光”、“运气”和“精明”的标签,徐根宝对此不以为然:“我办基地的动机,就是为了让中国足球出球星。当时有位房地产商是球迷,找到我,上海闹市区的一个楼盘投资500万,很快能挣大钱,但我已经下决心把钱投到崇明岛了。后来基地旁边还有300亩地,300万就可以拿,现在起码值两个亿,但当时没钱呀。所以说,我的人生就不能搞房产,我的人生就是用来搞足球的。”
为了足球,也要卖起“根宝馄饨”
基地挂牌的同一年,徐根宝拾起上海中远队的教鞭,时任俱乐部董事长的徐泽宪问徐根宝:“根宝,你在崇明岛投入3000多万‘十年磨一剑’,什么时候能有回报?。”徐根宝回答:“不知道。”徐泽宪说:“我们做生意的人,如果一年到一年半见不到回报,是不会投的,你投出去3000多万,不想着回报?”
一个赛季之后,徐根宝把中远队带进了甲A联赛。他的投资,不断砸在荒地上,砸在一帮十来岁的孩子身上,依然看不到回报的希望。
徐根宝回忆道:“当时基地基本都是荒地,有些地用来种大头菜,要不就是粪坑。” 基地周围被二十多米高的丛林包围,置身其中,与世隔绝感油然而生。用徐根宝弟子范志毅的话讲:“晚上拿机关枪对着外面扫射,都扫不到人的。”即便在20多年后,在基地旁边想找个小铺吃几个包子、一碗馄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板凳要坐十年冷,年轻教练耐不住寂寞,徐根宝就带着曾经一起在南京部队队踢球的老伙伴们扎了根。
出身于崇明根宝足球基地的朱辰杰,随基地1999—2000梯队一起为上海申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