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马拉松向左 越野赛向右 21条生命敲响的警钟(4)

2021-05-25 05: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2014年国务院取消国家体育总局部分体育赛事审批权,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更新《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表明除国际体育赛事及特殊赛事之外,体育总局一律不再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审批。中国田径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数量接近2000场,经过中国田协认证的赛事接近500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山地越野跑等极限赛事亦被纳入马拉松赛事序列当中。

  取消赛事审批,让马拉松“飞入寻常百姓家”。2015年,仅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就达到了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83场,150万人次参与赛事,数据比2014年增长了1倍以上。数量增多导致同质化倾向出现,借着东风,以及这项运动在国际上的急速加温,越野赛迅速增长。

  当时,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马拉松办公室主任张永良表示,2016年中国田协还将针对中国幅员辽阔的特点开展更多越野跑、山地跑等赛事,“习惯了公路跑的跑友们,可以借鉴国际比赛做一些新的尝试。”但他强调,满足跑者需求的同时,配套安全管理必须跟上。

  对于藏在山林的越野赛,像城市马拉松一样形成一套严格的赛事管控体系,路途漫长。张永良记得,最初督办的一些山地越野赛,“在一些比较缓的山道上举行,主要是便于救护,我们坐在一个山坡上,就可以看到赛道的任何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扑过去。”但他也清楚,在跑者需求的增速面前,这种山地跑不易持久。

  “人命大于天。”对人的生命要心存敬畏。张永良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他经历过中国马拉松的阵痛,赛事蓬勃之初,猝死事件也有发生,马拉松一度令人谈之色变,此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出台,赛制改革,城市马拉松逐渐走向正轨。而这次事件对主办方和承办方以及运营公司“狠狠敲响了警钟”,他表示,相关类型赛事须加强严管,应该对50公里以上的山地越野赛加强审批,但不应当对马拉松或越野赛加以否定,“不能一棍子打死”。

  “山地越野赛事一定要从马拉松比赛中单独分出来单独审批,要有专业的越野团队进行路线勘察、进行评级,对危险赛段,必须做好应急预案。”越野跑者齐格(化名)自述,这次事故令他对此类赛事更加望而却步,此前多次糟糕的赛事体验已经让他对越野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绝不同于常见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山地越野赛属于小众赛事,赛事的运营、服务至今尚未像民众熟悉的普通马拉松赛一样具有‘国际标准’,这让大多数此类赛事充满未知风险。”

  齐格大约从2013年开始接触越野赛,当时赛事寥寥无几,三四年后,“很多人都成了赛事总监”,虽然至今同类赛事已经发展到每周都有,“但信得过的不超过三个品牌,很多有名无实。”

  “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整具有参考性的办赛标准。”晏懿表示,尽管各层级田协、登协都出台过相关赛事管理办法、各赛事机构也有一些经验总结,但条款相对粗放、实际运用很难借鉴。可是在远离城市的地区比赛,比赛时间往往较长,一套严格的赛事管控体系又成为刚需。他认为,借鉴国外现有的赛事体系或是方法之一。

  晏懿相信,这次事故一定会让业内产生调整和沉淀,“什么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一直往上,无论业内还是跑者,如果跑得太远,就应当停下来反思一下走过的路,这样才能继续往前跑。”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