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联审会基本确定了将在当年10月5日上市的数十种首批吉祥物特许商品。“无论是特许生产商、特许工作团队还是零售商,大家都在昼夜工作,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让广大消费者见到吉祥物特许商品。”朴学东说,尽管大家都希望在公布当天就能将吉祥物特许商品奉献给消费者,但出于保密考虑,只能让设计师在发布后再拿到设计图稿。
当年10月5日的冬奥上新日上,文具、服装、徽章、钥匙扣、工艺品、贵金属等品类的几十款商品作为吉祥物发布后的首批商品,一经上市就引爆了市场。当时的王府井特许商店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截至当日12时,官方网店吉祥物商品销售额超过50万元。
冬奥邮票总是早早售罄
北京冬奥会的特许商品还设计了一些成系列的限量版商品供消费者购买和收藏,其中的徽章系列尤其引人注目。
2018年11月起,北京冬奥组委向市场推出二十四节气徽章,限量发售2022枚。徽章将中国传统文化、北方民俗风情与冰雪特色结合,融入了大量细节。首次推出的两款节气徽章——立冬和小雪,因造型精巧独特受到追捧,上市不久就在部分零售店售罄。
一年后的2019年的国际体育徽章展上,全套的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系列纪念徽章藏品集中亮相。
除了系列徽章,一些纪念徽章也因其限量发售而受到藏家和消费者的青睐。限量2022枚,定价99元的首枚会徽纪念徽章在开售一小时后即告售罄。此后上市的冬奥经典纪念银章(封装)、冰上激情纪念章(封装)等限量商品都在上架后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之际,为了彰显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特点,北京冬奥组委特别推出了9款纪念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限量版特许商品。
“限量徽章我们要求独立、连续编号,完成限量生产后要收回模具,以保证其严格限量生产销售。”郭磊说。
冬奥会的特许经营计划包括三大类,徽章、文具等特许商品计划是其中的重要类别,此外还包括纪念邮票邮品计划和纪念币钞计划。
其中,邮品可谓特别畅销。
2018年1月1日,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首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纪念邮票的第二天,北京多个邮政支局门口排起了长队。在工体北路邮政支局,有的消费者在早晨6点就来排队。李奶奶替自己的孙子来买邮票,她的孙子是集邮爱好者,因为去外地,临走前反复叮嘱奶奶替自己代购。
去年11月,北京冬奥组委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首钢冰球馆)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运动》纪念邮票首发式。活动现场,著名冰上运动员代表杨扬、庞清、佟健、张虹、周妍和姚乃峰分别为5枚邮票揭幕。
今年2月4日,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在王府井工美大厦一层开业,开业授牌仪式还没有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封”等邮品就已经售罄。
纪念币带来冬奥气息
2020年12月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和北京冬奥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共同为冬奥币(第1组)揭幕。奥林匹克纪念币正式走向市场。
现代奥运会纪念币是1952年由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于1951年首开先河。自此,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都会发行纪念币,这一惯例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纪念币这一特殊的“特许商品”的生产,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2020年5月26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评审会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进行。中国金币总公司最大的会议室里,贴满了2022年冬奥会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这些是从725份全球征稿中遴选出来的,经过初选,入围首次评审会,由中国贵金属纪念币设计图稿及样币评审委员会及特邀专家开始评审。
“那个剪纸所有的图案都不是蔚县的剪纸,典型是刻的,不是剪的。”参与讨论的专家针对各种图案提出意见,各种意见针锋相对。原本八小时议程的评审会,被一再延长。
“我在评选的时候,就是看什么样的一个状态能让我的那些队员、我的同行、体育运动员们愿意去抢,去收集,然后觉得非常好看。”曾经的冰壶女神、如今的冬奥组委体育部冰壶项目竞赛主任王冰玉对纪念币给予了很大的寄托,她思考着能将“精气神”浇铸到纪念币中。
最终的入围图稿不仅惊艳了专家评委的眼睛,也借由向公众邀约投票的形式,让亿万群众提前感知了冬奥会的气息。中标图稿经过评审会评审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冬奥组委共同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