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2)

2020-10-13 17: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薛原认为,《意见》的出台不仅是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也兼具“说明书”的作用,在赛事融通、身份互认、体校改革等方面有很强的指导性。薛原表示:“政策落实还是要走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文件中的一些措施和原来的政策出现矛盾,这些还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中梗阻’进行梳理和化解。”薛原认为,用考试作为指挥棒带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从体育、教育的规律出发,从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出发,探索更为科学、整体,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体育和教育部门要真正融合在一起,要有耐心,把准体教融合的发展脉络,首先要促进面向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后是在这基础之上的高水平后备人才梯队选拔培养。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北京四中退休教师、中国田径国际裁判文复生发言 王雪纯 摄

多年从事基层体育教学工作的文复生在会上提出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体育课时不足,第二是学校场地有限,第三是学校经费有限。长期以来,体育、教育部门对于学生运动员身份、资质问题互不兼容。同时,现有教育政策与学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有矛盾,以北京为例,很多在小学从事体育项目训练的学生,小升初采用电脑排位,升入的学校没有他练习的项目,这个学生也就无法继续向高水平发展。”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通过网络参会 王雪纯 摄

季浏提出,建议落实四项措施,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第一,真正落实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第二,提高体育课质量,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第三,鼓励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第四,恢复下午放学后让学生到操场参与体育运动。”同时,季浏认为,深化体教融合还要发挥社会合力。他表示:“学校的体育运动,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同时也要让家长参与到运动会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中;第二,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第三,社区也可以组织各种小型的比赛。”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发言 王雪纯 摄

芦咏莉在发言中也提出了她对体教融合“一体化推进”的意见和看法。她说:“第一是做好体育课课程设计。这需要体育人和教育人共同完成。另外,目前体育教师有结构性缺编和结构性缺失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就是场地问题,如何让孩子进入到专业的场馆学习体育技能,这也需要资源整合以及资金的支持。最后就是赛事,要把社区,班级、年级、校级比赛常态化,这对于亲子关系也是非常好的举措。”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陈经纶分校教育集团校长王松发言 王雪纯 摄

会上,王松介绍了陈经纶分校在体教融合中的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体育课程改革、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学生体育技能达人赛等方式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对于未来体教融合的推进,王松说:“运动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应该给学生建立起体质健康监测方案,对于学生在学校运动期间出现运动损伤,应该建立保障机制以及学校、家长有效的沟通机制,同时,也希望社会上优质的体育资源能够进入学校,补充学校场地、师资的不足。”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委员会副主任沈冬生发言 王雪纯 摄

沈冬生也认为,建立健全的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补充学生安全和便捷的运动场所是破解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动力不足的关键所在。沈冬生表示,当前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应聚焦在优化顶层设计,打通体育、教育人才上升通道,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等方面。沈冬生说:“学校体育是中间力量,但体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摆好体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的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体育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对体育功能的价值认识。落实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更好地回归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应该改变各方观念,把体育上升到一定层面,全面看待体育的正确价值和意义。”

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新体育网专职编委谭杰发言 王雪纯 摄

标签: 融合 健康 实现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