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关于学习《太极拳论》的几点思考

2019-05-21 15: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太极拳论》可以说是太极拳界的“圣经宝典”,是太极拳爱好者尽人皆知、人人想学习、人人想践行的名篇至论。然而关于《太极拳论》的学习和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受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王宗岳是不是《太极拳论》的原作者?若是,他老人家又是从哪位先贤那里得到真传的?若非,原作者又应当是哪位高人,与王宗岳有何关系?第二,为什么《太极拳论》仅在开篇提到“太极者,无极而生”,而通篇却没有再说什么是无极、如何修无极?《太极拳论》所阐述的难道只是“太极”之拳理吗?第三,太极拳是干什么用的,是用来养生还是防身的,是兼而有之还是以哪个为主?企图凭借太极拳打遍天下的想法符合先贤们的创拳初衷吗?第四,既然已经有《太极拳论》作指导,苦练太极拳者又无计其数,为什么得太极拳高功夫者却总是“代不数人”?

从程峰和魏美智两位研究者2012年发表的文章及相关资料来看,第一个问题似乎已经比较清楚了,即《太极拳论》应当是发端于博爱县唐村千载寺(又称无极寺)唐代住持李道子所创艺的无极养生功,清代的王宗岳只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太极拳先贤高人。其间,千载寺明代弟子唐村李氏八世李春茂依据无极养生功,编著了《无极养生拳论》和《十三势行功歌》。九世李仲李信兄弟及其姑表兄陈王庭,依据《无极养生拳论》及《十三势行功歌》,创编了太极养生功。如此传承到清代,十二世李鹤林继承其先辈武学,编著了《太极拳论》,又称《太极养生拳论》,并经其在唐村教书的弟子王宗岳传播于世,经由后人传承至今。

依据这样一个历史由来和形成脉络,第二个问题似乎也找到了答案,即一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应当是由《无极养生拳论》和《太极拳论》两部分构成的,或者说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因为《无极养生拳论》已经把什么是无极、如何修无极、无极养生有百益而无一害等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才没有必要在《太极拳论》里再重复提及这些问题。而对于唐村李家以及王宗岳等拳论创始人及传承人来说,先修无极再修太极、先炼功再练拳,尔后无极太极合一、炼功练拳相融,其实才是他们炼功传拳的真实写照。了解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对于全面理解《太极拳论》的深刻含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从《无极养生拳论》和《太极拳论》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背景来看,无论是言及无极之功之拳还是太极之功之拳,显而易见都是以养生为要旨、以拳艺为应用的,修炼无极太极绝非是为了争强夺胜、搏击打人,尽管文中也有“英雄所向无敌”“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等功效讲究。关于这一点,李春茂不仅在《无极养生拳论》里强调,“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还特别在《十三势行功歌》中明确给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炼功练拳宗旨。对于先贤们创艺功拳的这些初心,吾等后辈晚学切不可轻视也。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近现代以来得太极拳高功夫者之所以“代不数人”,很可能与人们在功理上违背了先无极、后太极的修炼原则有关,与人们在递次上违背了先炼功、后练拳的修炼程序有关,与人们在追求上偏离了炼功练拳之初心、过度执著于力量速度技巧有关,与人们在认识上对《太极拳论》理解得还不够全面、不够清楚有关。现就最后一点再谈谈笔者的些许体会和肤浅理解,谨供大家批评或参考。

笔者以为,虽然名为《太极拳论》,作者实则阐述的是无极太极融合为一的功拳道理及修炼方法,抑或可以说是已经把无极之修炼“隐含”在文中了,至少其本人是深谙无极太极之道的。以此为前提,《太极拳论》全文似可分为五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自“太极者,无极而生”开始,至“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阐述的是无极太极动静之理和修炼之道。开头四句讲无极生太极,接下来四句讲自身如何动静(即如何分、合、曲、伸),续四句讲如何与人交手(即如何走、粘、应、随),最后六句讲“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必须久久用功,才能经由理熟逐步进至懂劲(即体悟),再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作者试图通过这一部分阐述告诉人们:太极之动源于无极之静,欲修太极须得先修无极,方可懂阴阳、明虚实、知动静。欲生动须先分虚实,欲归静须先合无极,神领、气运、形随,方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人刚我柔以气走之,我顺人背以气粘之,急来则急应,缓来便缓随,如此才可做到欲快即如翻江倒海,欲慢则若行云流水,进而可置对手于无可奈何之境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由着熟”似不应再理解为“由招熟”,否则便与上下文阐述拳理的逻辑不相符合了,也与第四部分特别强调的“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等论述不相一致。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