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奥运标准中国方案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打造可持续发展典范

2020-07-31 11: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五年前的今天,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五年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场馆建设、测试赛举办、志愿者招募、开闭幕式等工作都在有序开展,赛事筹办已经全面进入测试就绪阶段,获得了国际奥委会高度认可。

2019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表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要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充分考虑场馆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

今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正式发布。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表示,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可持续性工作,将其作为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创新精神的具体举措。日前,人民网记者探访北京、延庆及张家口三大赛区场馆建设进展,了解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展情况。

北京赛区:速滑场馆首用二氧化碳制冷

北京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核心区,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部冰上项目比赛。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北京赛区全部比赛场馆将实现完工。到今年10月,所有比赛场馆将进入制冰阶段,运行团队进驻,北京赛区将全面具备办赛条件。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丁建明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在落实可持续发展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赛后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北京赛区4个新建场馆、7个改造场馆均有一整套赛后可持续利用方案,并且都配备了赛后运营团队。此外,北京赛区场馆都具备冬季、夏季项目场地转换功能,实现了比赛和群众体育双轮驱动的运行模式。”

奥运标准中国方案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打造可持续发展典范

2020年7月28日,人民网记者探访正在施工中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摄

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又名“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冬奥会后,这里将建成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全面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的新型城市文体综合体。

炎炎夏日,在国家速滑馆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走进场馆,工人们正在进行冰面场地建设。据国家速滑馆体育工艺制冰工程专项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国家速滑馆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这项技术是目前在确保场馆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最环保、最高效、最先进的制冰制冷技术,不仅能够为冬奥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而且相比传统技术能效提升20%以上,通过场馆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还能够把制冷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整个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

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家峰表示,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目的就是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为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撑。“场馆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接待超过两千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说,北京冬奥会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并在场馆改建过程广泛应用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探索和丰富奥运场馆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经验,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奥运标准中国方案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打造可持续发展典范

图为2020年7月28日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摄

广为大众所熟知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北京冬奥会时将变身“冰立方”,承担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这也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次在夏奥水上项目场馆举办冰上项目比赛。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称,国家游泳中心在改建过程中进行了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多方面的定向科研攻关,并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改造,在场馆内打造出了符合冬奥会冰壶赛事举办标准的转换基础、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体育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

标签: 北京 赛区 打造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