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疫情憋出的健身热 有地方容纳吗?
——全民健身系列调研之一
新华社记者
时隔3个多月,家住北京的崔珂终于踢上了一场球。
“累惨了,”42岁的崔珂说。不过说起自己的几脚助攻,隔着电话也能感受到他的得意和满足之情。“还是更喜欢户外锻炼,在家施展不开,还总怕打扰邻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健身锻炼方式从户外退守到室内。很多人都像崔珂一样,每天跟着线上教程居家锻炼,但内心深处依然怀念着阳光清风之下呼朋唤友、共洒汗水的惬意与畅快。
随着疫情的缓解,冷寂多时的户外健身场地设施又逐渐热闹起来,暂时被居家令掩盖的户外健身场所短缺的供需矛盾又将重新显现。而此次疫情让人们越发感受到身体的重要,健身的重要,免疫力的重要,显然疫情之后人们对健身场所的量和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疫情前后,新华社记者在上海、天津、苏州等地进行了深度调研,也参考了一些国外开展大众体育的经验,希望能推动全民健身更好发展。
疫情突袭 激发居家健身热
在居家空闲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迈开脚步,加入汗水换健康的大军之中。25岁的沈宇韬就是这样一位疫情之后从零开始培养锻炼习惯的“健身新人”。
“之前因为工作节奏比较紧凑,长期久坐,饮食也不规律,渐渐感觉身材开始走样,体质也逐渐下降,容易生病,”从事咨询行业的沈宇韬说。
疫情期间居家工作后,沈宇韬开始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参照健身软件上的教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每锻炼两天休息一天。
“通过坚持锻炼,身体状态明显好转了,而且坚持不懈完成既定的目标,对个人精神层面也是一种提升。”沈宇韬说,疫情之后他计划开始跑步健身。
根据健身软件Keep提供的数据,疫情期间用户运动时长平均每次36.2分钟,对比2019年将近翻了一番。Keep联合多家机构和健身达人推出的运动直播累计覆盖人数突破5650万人次。
Keep总经理李新艳说,从短期看,疫情之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放风”行为。大家在家里憋久了,很想走出去动动。人们对于居家运动的需求会降低,但对户外运动的需求会上涨。但长期来看,疫情期间人们在线上养成的运动习惯会延续下去,定期运动将会是一个常态。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也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健康意识的改变带来的必然是健身需求的增长。不过他也表示,居家健身是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的特殊状态。一方面家中可供健身锻炼的区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参与健身活动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居家锻炼所无法实现的,因此疫情结束之后户外健身、体育场馆健身依然将是主流,居家锻炼只能是人们健身方式的一种补充。
见缝插针 对接“最后一公里”
居家,是疫情期间的特殊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才使得像沈宇韬这样的上班族获得了有规律健身的条件。疫情结束之后,人们的生活节奏会重新变快,空闲时间又将减少,健身习惯的坚持还需要有便利的场地设施予以支撑。
2019年年末,新华社记者在各地调研采访发现,很多城市都在利用城市核心区内的各种“金角银边”,见缝插针地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对接健身场地的“最后一公里”,为百姓健身提供便利。这也是国务院多个文件所强调和倡导的。
拥有14片羽毛球场地和5个乒乓球场地的苏州狮山横塘街道文体羽乒中心是由曾经的厂房改建而成。该中心地处苏州高新区的核心地段,不过街道明确“以公益为主”的服务宗旨,让利于民。早上7到9点以每人5元的低价开放,其他时段的开放价格也低于市场价。街道还以场地为依托定期举行乒羽赛事,增加健身人群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厂房收回来以后成为闲置资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闲置资产整合起来,解决百姓去哪儿健身的问题。”狮山横塘街道文体站站长刘兰介绍道,“运营效果还是很好的,基本附近区域的老百姓都会到这儿来,场地经常爆满。”
尽管是数九寒冬,天津市曲江公园内依然热闹非凡。球类场地聚满了健身人群,成片的健身器械间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曲江公园原本是普通的城市公园,但经过2018年的改造,公园内如今除了广场、绿地和步道外,各类健身场地和器材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据天津市河西区体育局副局长娄越光介绍,由于附近老旧居民区多,社区内建设健身场所难度大,改造公园是最为可行的方案。政府投资改造时,增加了各类运动场地设施,满足周围居民多样的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