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七台河冰上之花在这里绽放

2020-03-02 08: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张杰、杨扬、王濛、范可新……这些世界冠军来自同一个地方: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茬又一茬基层体育人在这里白手起家,接续奋斗,为中国短道速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好苗子。如今,七台河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善硬件设施、举办群众性冰雪活动等,让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七台河,黑龙江省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边陲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里走出了10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如今,七台河通过“体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举办高水平赛事以赛促训、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等方式,正在催开更多的“冰上之花”。

  艰苦创业

  打造世界冠军“摇篮”

  提起七台河的冰上运动,不得不提孟庆余。1968年,他带着一双冰鞋从哈尔滨来到七台河,成为一名煤矿工人。4年后,在合江地区举办的冰上运动会上,热爱滑冰的孟庆余代表七台河参赛,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3项冠军。此后,孟庆余调入市体委,当起了教练。

  “那时候条件极其艰苦,大家全靠着那股儿肯吃苦、不怕难的劲头支撑。”七台河市体育局局长陈岩说,“为了浇冰场,孟庆余自制了一个大铁桶放到爬犁上当浇冰机。半夜两点起床,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他拉着爬犁走,浑身上下都冻透了。”

  纵使天寒地冻,一年也只有两个多月的冰期,队伍的训练成绩提升缓慢。在市里支持下,孟庆余带着队员去哈尔滨借滑冰馆训练。“因为经费紧张,30多个人只能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棚户房里,经常要到半夜才能进场训练,因为场馆要优先满足一线专业队的训练需求,我们只能等别人休息的时候上冰。”孟庆余的弟子、曾任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教练的张长红说。

  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少儿速度滑冰锦标赛上,来自七台河的15岁选手张杰夺得女子组500米、1000米等5项冠军,16岁的许成录获得男子组1500米冠军,还有10多个孩子进入前六名。1991年,张杰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短道速滑项目中斩获金牌,成为从七台河走出的第一位世界冠军。此后,七台河又相继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杨扬、王濛、范可新等9位世界冠军。

  从孟庆余开始,一茬又一茬教练接续奋斗,七台河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2006年孟庆余因交通事故殉职,他为七台河短道速滑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永远为人铭记。

  “七台河培养了我们,我们也要为七台河做贡献。”2014年,张杰与丈夫董延海从海外回到家乡。经过选苗、筹备,2014年10月,有26名队员的特奥速滑队成立,张杰不拿工资,担任队伍的公益教练。“我不仅要当教练,还要给孩子们当妈妈。”张杰说,“小队员从冰上爬着前行开始,慢慢过渡到搀着扶着滑行,最后终于能在冰上飞驰。”2017年,在世界冬季特奥会上,从这里走出的3名小运动员收获了4金2银的好成绩。

  体教结合

  破解人才选拔难题

  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从七台河走出的运动员王濛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冠军,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可就在那时,七台河的冰上运动人才选拔却陷入了困境。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倾向于让孩子学滑冰,这其中有对运动安全的担忧,但更重要的是出路的问题,孩子如果拿不到冠军,以后生活怎么办?”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副校长赵小兵说,“2013年,全校业余训练班有3名教练,却只有18名学生。”

  据赵小兵介绍,运动员选材一般都在七八岁,“15岁左右会有一次分流,如果不能进入省队或国家队,大部分人都得选择退役,而同龄孩子这时已经快初中毕业了。这些运动员回到校园也很难融入,最后很可能造成竞技项目不出成绩,也没有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的窘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七台河开始建立短道速滑特色学校,将短道速滑基础人才的培养放在小学,变“体教分家”为“体教结合”。把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扎在校园里,坚持“抓训练与抓学习、抓品德并重,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与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并重”的原则,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保证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七台河采取了“三集中”和走训的方式。目前七台河共创建特色校7所,在市第十五小学特色校对在训队员实行集中学习、集中训练和集中生活;其他学校则根据校情采取走训模式,以业余训练为主。实行统一训练计划、统一训练内容、统一免费上冰、统一免费接送、统一免费发放训练装备和补贴的扶持办法,形成了“特色校、业余训练班—重点班—省体校、省体队—国家队”的选材输送模式。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