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协议,俱乐部将技术力量和资源投入训练营所辖校园足球特色校训练、竞赛和培训;周末或节假日,选拔辖区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青训中心或俱乐部基地集中训练;在不脱离学制和校园足球注册体系前提下,俱乐部可优先从区域选材。
全国校足办主任王登峰说,合作潜力已显现。“最近申花俱乐部青训总监给我介绍:他们通过组织校园足球竞赛选拔后备队伍,发现在浦东新区出现越来越多优秀后备人才。过去选不满,现在要超了,有太多好苗子可进入他的梯队。”
他说,与传统思路不同,“满天星”训练营把高水平教练派到各地,每个人负责某个区域优秀后备人才选拔培训。“孩子如果最后成为优秀运动员是没问题的,但绝大多数还是要回到国民教育体系。迄今教育部门还要帮体育部门解决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为什么?就是在原先体制下,运动员除了体育训练外,其他知识的获得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要换一种思路。”
陈戌源说,足协应向教育部门更多开放,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王登峰说,“满天星”训练营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大与足协、俱乐部和社会机构的合作。
全国校足办与中国足协共商一体化竞赛体系,共商赛历,双方已联合举办两届青超联赛和女乙联赛。
武汉市各级校园足球比赛规程均由市足协制定;武汉市所有中小学球员都在市足协注册;武汉卓尔俱乐部与武昌区教育局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梯队;武汉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合作为优秀球员打通从中学到大学上升通道。
中国足协执委、武汉市足协秘书长付翔说:“只有资源共享才能优势最大化。”
陕西省志丹县校足办和县足协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使得志丹县体教部门在足球领域的合作较为顺畅。
中国足协执委马明宇称,校园足球普及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下一步重点应是提高。但精英训练所需的训练量和专业资源在学校很难实现,应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完善校园足球和专业足球间的衔接。
地方足协改革停滞
记者采访中发现,地方足协的体制改革总体停滞不前,两大阻力是“担心没有资源”和“自身缺乏造血能力”。
“地方足协职能是承办地方比赛、专业人员培训、办好职业俱乐部主场赛事等,这些恰恰需要政府支持。自负盈亏、自主运营听上去很好,但地方足协有多少资源能挣钱?青训要花钱,比赛不能收钱,注册不能收钱。指着裁判、教练培训赚钱就麻烦了。”某副省级城市足管中心主任说。
据了解,有些地方足协的市场开发主要靠政府购买服务,但现在地方财政也很紧张。地方足协是否具备造血功能的标志之一在于是否有自己的基地。有基地就能接训练、办比赛。
但脱钩后的基地归属尚无定论。“地方足协的基地属国有资产,落户地方足管中心。足改方案未具体说明,这个又涉及方方面面的法律规定。脱钩后基地给足协的话,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解决?”某地方足协人士说。
基层足协体系不完善是省级足协缺乏造血能力的另一重要原因。现在的体系是倒金字塔,中国足协很强,往下逐层减弱,县区多数没有足协。政策都没法推动,遑论服务?业内人士建议把市县级足协做好,城市足球有抓手,省级足协统筹协调。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称,近两年中国足协放缓了地方足协脱钩要求,提倡“调整改革、坚强组织”。但这一“放缓”让有的地方足协遭遇尴尬,因为当地的足协改革方案已经上报,要求撤销足球管理中心、足协实体化,编制办把编制已撤销,脱钩“卡”住了。编制没了,但因为未彻底脱钩,当地足协的所有规定须按事业单位要求执行。
“按现行规定,有钱也没法多发工资。事情又越来越多,明显感觉职工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已经阻碍进一步发展。建议符合条件的地方足协成熟一个脱钩一个。”某地方足协人士说。
从事足球15年的青岛中能集团董事长乔伟光认为地方足协要解放思想,不能“等靠要”,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坚定走市场化路子,否则永远无法“破冰”。
许多地方足协做了积极尝试。江苏省足协秘书长林峰说,最重要的是从行政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他们定点吸收了一批企业会员,交纳会费后,企业会员可享受足协赛事服务费减半、培训班优先报名及定向办培训班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