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马拉松跑进3小时,是众多选手奋力追求甚至是毕其一生努力实现的目标。在12月8日举行的广州马拉松赛中,“破三”人数高达875人,仅次于北京马拉松的986人,跃居国内第二位。而被行内人士看好的上海马拉松,因当天最高气温为25摄氏度,最终只有612人“破三”。
当日,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约3万名选手参加广马,其中8人打破赛会纪录:6人打破男子马拉松赛会纪录,2人打破女子马拉松赛会纪录及女子半程纪录。中国选手董国建用时2小时9分0秒,彭建华用时2小时09分57秒,双双打破赛会纪录,这是中国马拉松历史上的第四、第五好成绩。
广马为何能取得如此佳绩?广马组委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为了给广大跑者打造一场组织精细、体验优良的马拉松赛,在服务及宣传推广方面等方面提质升级:
竞赛组织专业细致。为避免赛道拥挤,广马首次实行分枪起跑,马拉松项目的发枪时间为7:30,半程马拉松发枪时间为8:00;修订奖励办法,只要选手打破广马的赛会纪录,无论是否获得第一名,均可获得10000元美金的破赛会纪录奖;在特邀选手中,共有11名个人最好成绩优于广马赛会纪录,男子选手最好成绩2小时05分21秒,女子选手最好成绩2小时24分48秒。
选手服务精细贴心。广马招募了来自10所高校和4个社会团体共62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赛道沿途设置40多个公里牌展示岗位,90名“小木棉”志愿者为跑友举牌提示公里数、加油打气;普及科学跑马知识,为跑友编印了3万册《科学跑马100问》、制作科学健康跑马视频在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传播科学跑马知识,倡导健康跑马理念。
赛道氛围浓厚热烈。广马首次在起点、马拉松项目终点增设观赛区,近500名观赛代表一同来到广马现场;赛道沿途设置32个音乐加油站,每个站点均设置不同主题的表演节目,最大程度带动观众情绪;选拔60名来自广州各大高校的广马宝贝,通过舞蹈等形式迎接每一位奋力前行、不言放弃的跑者。
宣传推广深入人心。聘请了中国和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施一公、哥本哈根安徒生马拉松联合创办人埃尔林·尼尔森、中国首位女子长跑奥运冠军王军霞等人担任宣传大使;首次在双层旅游大巴、地铁3号线车厢的包装上充分融入广马宣传元素;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今日头条、腾讯、南方+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赛事直播。
医疗保障稳妥可靠。采取“固定+移动”的模式构建“七道防线”:5名业内专家负责现场指导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沿赛道布局36个固定医疗站,来自25家广州急救医疗网络医院的50名急诊科医生担任骑行移动救护员(AED)沿途值守,750名广州医科大学志愿者全程覆盖,56名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点志愿者团队,广东救援辅助队和市红十字会组建救援志愿者队伍,另有200名医师跑者。
当然,据记者分析,除了这些主观因素之外,客观因素尤其是天气也很重要。当日,正逢广州降温,晴间多云,9-21摄氏度。如果用3小时跑完马拉松的话,最高气温仅14摄氏度,适合运动员发挥。赛道的条件和北京马拉松相当:累计爬升约百米,有6个折返、16个拐弯,尤其是猎德大桥、人民桥爬升较多、拐弯较多,选手消耗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广马“破三”选手人数才能扶摇直上,稳居国内第二。需要说明的是,北马全程名额为30000,参赛并完赛的人数为29402人;广马全程名额为20000,参赛并完赛的人数为17722人。由此可见,广马“破三”的比例超过北马。另外,北马、广马等赛中签比例低,把许多成绩在3小时以内或具备“破三”能力的选手挡在了门外。如果能对这些选手开辟“绿色通道”,“破三”人数将大幅攀升,超过1500人甚至2000人指日可待。
(责编:杨磊、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