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强调,推动体育进入高考,公平公正是前提。他举例说,当前我国城乡学校在师资、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这种差距对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体育技能培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在高考体育的制度设计上,如何体现对不同人群的公平性,需要周全考虑。
鉴于社会舆论对于体育进高考尚有分歧,王宗平建议,在今年4月全国八省市同时公布的“3+1+2”新高考模式下,可以考虑将体育明确为选考科目,与思想政治、化学、地理、生物等科目一道,让考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两门,在顶层设计上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
“这样一来,几个备受争议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王宗平说,“首先,不必全部学生都考,那么体质天生较差包括身体有残疾的学生都可以选择不考;其次,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因为对于选考体育的学生来说,通常情况下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比花在其他任何一门文化课上的时间少得多。这样的一减一增,还有助于缓解备考压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效率。”
要健康,也要快乐
部分反对体育进高考者的理由是,为考试而锻炼难以让学生体验到运动应有的快乐,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对体育的兴趣。浙江一位高一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女儿中考时为了拿体育满分,报了游泳强化训练班,但考完试就再也不练了。“我问她,不是喜欢游泳么,为什么不练了?她说,为了拿满分,练得太狠了,让她一点也享受不到乐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中考体育,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只练习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考试项目,体育教学沦为“应试体育”。甚至还有些学校,平时不重视体育课,只是到中考前,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考前训练。无怪乎常有学生说,“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季浏在《体育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体育课程异化为体质测试课程的现象,其实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其不仅导致学校体育的目标简单化,而且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运动兴趣的培养。纵使在“应试体育”中练得一副好身板,没有健身习惯终究难以为继。
“从目标上来讲,学校体育绝不仅仅是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王登峰表示,除了强身健体,体育还可以带来乐趣、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参加体育比赛有助于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然而多年以来大众对体育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到位,往往只看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致使学校体育在升学压力下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让每个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享受运动乐趣以及坚持锻炼的内生动力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新时代的体育课,如何做到体质健康与运动快乐兼得?
王登峰表示,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搞好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学校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需要家长转变观念,重视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最关键的是,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王登峰说,“如果没有这一条,前面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学生课余训练和比赛,但学生参与多少、参与得怎么样,对他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或许,只有当内因充分调动起来,体育运动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体育考试才可以完全丢弃。毕竟,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体质测试达标并不是难事。(参与记者:王恒志、张睿、杨帆)
(责编:杨磊、胡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