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王登峰在2019—2020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2019-11-20 14: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其次,竞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个也是需要转变观念的一个问题。我们过去的学校体育并不重视竞赛,不重视竞赛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体育的学科性、体育课的育人功能、体育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基础作用,被极大地弱化为仅是蹦蹦跳跳,只是能够保障基本的健康和运动的水平。因此,体育课怎么上?那就是按照老师的现有水平去上。体育教师要不要配齐也并不是一件主要的事。谁都可以带着学生蹦蹦跳跳。因此,竞赛成为学校体育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参与的一项活动。换句话来讲,竞赛不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甚至连边缘的内容也算不上。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四位一体”目标要求,就必须教会,必须勤练,必须常赛,而且是全员参与的竞赛。这才是中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所以,竞赛要成为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就意味着校园足球的联赛是整个学校体育核心内容的拓展、引领和示范。我们现在讨论的竞赛工作就是整个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把它割裂开来,把它与学校体育分开,或者说把竞赛与学校的体育课、体育教学分开都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是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来统筹考虑,来进行认真的组织。

第三,竞赛已成为教体融合的核心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发展中国足球事业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二是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三是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这是2017年习总书记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谈话的要点。我们发展校园足球一开始就树立了三个目标:从教育本身来讲,它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从学校体育来讲,它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示范性工程;从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来讲,它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发展校园足球着眼点和着力点,是提高足球的普及水平和普及程度。同时,它也是提高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一个关键的环节。而要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在教会的基础上建立勤练和常赛的体制机制,这既是对推广普及的激励,也是对提高竞技的一个最直接的支持。

自2014年底国务院召开的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通过4年多的努力,校园足球的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支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的推广体系已经有了稳定有效的模式;课余训练体系依托“满天星训练营”已经逐步搭建完成;竞赛体系除了高中、大学联赛,还有小学、初中联赛和小学、初中、高中的选拔性竞赛,这样一个完整的竞赛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球场上参与直接的竞赛,带来的效果就是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正在源源不断的涌现。过去4年入选全国夏令营总营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最佳阵容已经达到800多人,其中130多人进入国内俱乐部梯队,还有30多人进入国外俱乐部。今年7月份在德国参加阿迪达斯“青年杯”的U15队伍,得到现场德国教练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我们的孩子技术和体能与世界顶尖俱乐部同年龄队员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欠缺一些配合和对比赛的阅读能力。

今天校园足球的发展能给中国竞技体育带来什么?这就是我们对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贡献。因此,下一步教体融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和体育如何合力打造赛事,如何合力建立高效的训练体系,以及如何尽快地提高教学水平,进而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青训之路。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心,引用陈宝生部长的话,“就是为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贡献校园力量”。而竞赛是推进教体融合的一个核心的节点。

目前由全国校足办和中国足协共同主办的大学生女足联赛和中国足协女乙联赛已经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青超联赛已经与校园足球夏令营有了良好的对接;区域的“满天星训练营”已经与职业俱乐部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合作,上海绿地申花、广州富力俱乐部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推进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发展,以及为俱乐部选拔优秀后备人才。下一步这项工作还要加大力度推进。教体融合在其他体育项目上还只是停留在理念,还停留在如何去做一个具体的事情上,而在校园足球项目上已经看到了效果和成效。我们一定要做好教体融合顶层设计工作,教育系统的同志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走上不同的通道,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这对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全国校足办除了继续加大以上合作力度,还将根据整个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和孩子们竞技水平提高情况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也为教体融合提供更好更宽广的平台。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