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棒球队前队长,2009年退役后,孙岭峰从事了不少与棒球相关的工作:担任江苏棒球队总教练、参与运营中国棒球联赛……但这些似乎一直没法“释放他的能量”。同时,他也一直关注慈善公益事业,一直思考以自身的力量能做些什么。摸索了几年后,孙岭峰的两个关注点聚焦在了一起。
2016年年初,孙岭峰和自己的师父、中国棒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前主任张锦新等人联合发起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
“跟美国和日本等国相比,棒球在中国还是相对小众,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项运动。退役之后,我还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普及和宣传棒球。”
之所以选择一群特殊的孩子来打棒球,源于孙岭峰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也是机缘巧合,我参加过针对贫困地区儿童的三个月定向帮扶公益活动,就这样,跟这群孩子结下了‘缘’。我走访过很多边远贫困地区,想通过专业的棒球培训为他们赢得光明的职业前途以及全新的人生,让他们走向世界。”
基地成立之初,孙岭峰找来了7个打棒球的男孩子,随后几年,又零零散散吸收了越来越多的男队员,其中就包括在《棒!少年》中亮相的马虎和小双。
“有人会问,为什么让这群‘穷孩子’来打棒球?我想说的是,面对任何一项运动,所有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而且放眼全球,80%以上的体育明星都是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穷孩子’们身上有一种‘冲劲儿’,他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孙岭峰说。
哪些孩子能被选中打棒球?孙岭峰列举了几个衡量指标:首先,是来自贫困家庭,没法正常成长的孩子,基地目前主要有四类孩子,纯孤儿、事实孤儿、服刑人员子女以及特别贫困家庭的子女;其次,年龄在7至9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通过培养,在棒球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最后,要身体健康,不能有残疾或者其他问题。
符合以上三个“硬性标准”,并且能通过体能测试,孙岭峰就会和监护人协商,把孩子带到北京打棒球。
经过四年多的积累,目前,基地一共有68个孩子,包括42名男队员和26名女队员。“现在队员们的分队已经基本稳定了,符合整个棒球的培训体系结构。男队有4个队伍,U15、U12、U10和U8;女队有2个队伍,U12和U10。”
一手捧书本 一手打棒球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棒球走向世界,孙岭峰和基地的教练、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每天的作息非常规律:早上6时30分起床,刷牙洗脸、整理个人内务、打扫个人卫生;7时30分,吃早餐,随后打扫公共空间卫生;8时30分-12时,学习文化课;吃完午饭之后,进行简短的午休,13时30分-17时,棒球训练;吃完晚饭后,一小时的晚自习,随后整理好个人内务,21时30分,睡觉。
基地里的孩子,就这样“一手书本,一手棒球”地成长着。
“我们对于孩子的培养,一直是书本在前、棒球在后,一定是把文化知识放在首位;再就是,第一步是做人,第二步是学习,第三步才是棒球。”孙岭峰说,“非得划分一下比例的话,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做人是4分、学习是3分、棒球是3分。”
之所以将文化课看得如此重,也跟基地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关。“孩子们未来的选择是多样的,有的学习很认真,有的在打球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无论他们未来选择在学业上深造,还是打职业棒球,基地都会支持。”棒球教练李祥雨说。
孙岭峰也表示,希望孩子们通过打棒球走得更好,但棒球只是一个教育工具和表现形式,“我更希望给孩子们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他们变成有用、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在生活方面,讲礼貌、懂礼节是基地老师对孩子们最基本的要求。
走进爱心棒球基地,无论是教练、老师,还是第一次到访的客人,基地的孩子们都会主动打招呼并鞠躬问好;教练完成训练指导,孩子们会鞠躬感谢;用餐之前,孩子们会一起说“感谢教练”。
“我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要通过礼仪连接到一起的,我对你友善你才会对我友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再加上孩子们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确确实实离不开社会上那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必须要学会感恩。”孙岭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