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头号粉丝” 郎平口中的“顾大叔”
顾化群时常会翻出珍藏的老照片回忆他与中国排球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梁璇/摄
1986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国家女排训练基地大门前落成一座左手抱金杯、右手高举花束的中国女排姑娘塑像及一根三棱丫形柱碑。这座象征着中国女排三连冠的雕塑被很多漳州人称为“定风珠”。
“以前漳州总有台风,有了这座雕像后,市区再也没有遭遇过台风的正面袭击。”出租车司机口中的“奇闻”得到已入耄耋之年的顾化群“证实”。这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口中的“顾大叔”见证了女排与这座城市40余年的相伴,在他看来,真正让城市有底气的不是雕塑,而是雕塑背后中国女排在这座闽南小城“扣”下的精神烙印。
顾化群在查看自制影集《留住记忆分享快乐——全国女排集训历史见证,自1973-2017》。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梁璇/摄
1972年国家体委为振兴我国排球事业,选定福建省漳州市建立排球训练基地。1976年中国女排在这里重新组建,她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加强训练,终于在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接着又以五连冠的辉煌战绩登上世界排坛的巅峰。至今,中国女排参加大赛前几乎都会回到这里,一个被女排姑娘称作“娘家”的地方。
“娘家”的原址是一个池塘和一段太平天国时期的城墙。“当时有关部门拨付3万元来建排球训练馆。”从部队转业到体委的顾化群参与了基地最初的建设。闽南地域盛产毛竹,这也成了搭建训练馆的主要建筑材料,双层竹片夹上竹叶为顶盖,多根竹筒合并为柱当梁,仅用28天就建成了竹棚训练馆。
1972年年底,这个特殊的训练馆承接了全国首期青年排球冬训大会战。全国的排球运动员从北京、上海、辽宁等地乘火车前往漳州,因很多车次都是在后半夜抵达,在基地担任接待科科长的顾化群总是在凌晨三四点出现在站台,独自完成了12支队伍200多名运动员的迎接安排。
除了出行,衣、食、住宿也在顾化群“操心”的范畴,运动员没有宿舍,借住在财贸干校的宿舍,“走到竹棚要15分钟,一天走上好几趟”;没有澡堂,只能在附近的几个工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队员一天3练只能洗一次澡。“男队员相对方便,每次带女队员去澡堂,就要把工厂澡堂里的男士全‘赶’出来,我在门口给她们站岗。”顾化群记得,最让运动员发愁的是,高强度的训练加上南方潮湿的气候,大家常常没有干衣服替换,基地职工便用镂空的竹笼罩在一炉炭火上,把衣服搭在竹笼上一件件烘干。这台特制的“烘干机”如今躺在记载了中国女排辉煌历史的“腾飞馆”一隅,继续“烘”着岁月的痕迹。
物质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任何一人退缩。竹棚馆的地面是“三合土”,把石灰和红土用盐水搅拌铺在煤碴上,运动员每天近10个小时的训练有大量在地上翻滚救球的动作,很快就把表面的土层蹭掉了,“下面的煤碴和细砂像刀一样。”顾化群紧皱着眉,两手拍着大腿,“很多人的大腿都蹭破了,洗了澡就发炎,晚上睡觉盖被子,第二天伤口烂了的肉和被子黏在一起,要医生来帮撕开。”他记得清楚,“来自陕西女排的16岁小将曹淑芳,医生清洗她腿上的伤口时洗出了40多粒砂。”
运动员的付出让竹棚训练馆墙上的标语变得不再是口号,“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不怕千般苦,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顾化群对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这就是‘竹棚精神’,也是‘女排精神’的根基。”
为了更好地适应训练要求,1973年,漳州基地盖起了第一座训练馆,宿舍和训练二馆也相继落成。1976年,中国女排重建,主教练袁伟民在漳州调兵遣将。“用5年时间,我们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顾化群把这两句话写在黑板上,放在宿舍楼梯口,“保证她们吃饭、睡觉、训练经过时能一遍遍地看到。”
顾化群办公室里有个抽屉,他常常把收集来的香蕉、甘蔗、橘子放进去,偷偷给运动员“加餐”,“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她们最喜欢吃水果。”他最喜欢带队员去县里比赛,“赛场桌子上会放很多水果,孩子们不好意思拿,我就拼命往我大衣口袋里塞,回去再放进抽屉里”。
“您有吃的吗?”刚被征召到训的郎平就在基地“遇”到了顾化群。当时的郎平在“顾大叔”眼中就是个“高个儿、特瘦的北京小姑娘”,并没有料到她此后会在中国女排跌宕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看过几次训练,他就被郎平的“拼命”所震撼,“完全不要命的,她好几次在球场上过度疲劳昏倒了。”顾化群心疼地发问:“你是疯了吗?”郎平则告诉他:“比赛就是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