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毛会长,首先祝贺您在上海顺利完成个人第217场全程马拉松,并带领35位中国百马跑者齐聚奔跑上海。作为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您如何看待2024上海马拉松冲刺入围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的努力?
毛大庆:谢谢!上海马拉松近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它已经成为国内顶级标杆赛事,并在国际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做为与上海有血缘关系的人,我非常期待上海冲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成功!并且通过本届的成功举办,期待上海在如下几个方面持续提升,以全面满足国际顶级赛事的标准。
首先,赛事运营需要更精细化管理。包括选手、配速贞分区起跑的科学性、补给站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医疗救援服务的全面性。顶级赛事需要确保每一位参赛者,无论是精英选手还是普通跑者,都能获得一流的体验。
其次,提升赛事的全球影响力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吸引更多国际顶级跑者参与,还需要通过专业的赛事直播、社交媒体,特别是外语媒介的传播等方式,让世界更多地区了解上马,通过上马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第三,赛道设计要有更多标志性元素。突出上海的城市特色。赛道经过的地点可以更能体现上海的历史与现代交融,同时优化观众区和赛事互动区域,让跑者感受到城市独特的活力和热情。
第四,将公益理念更加深入贯穿于赛事之中。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很重要。像世界大满贯赛事一样,上马可以在环保、公益方面投入更多。例如减少赛事塑料垃圾、倡导绿色出行,以及通过马拉松推动当地的社区建设和慈善事业。
记者:上海马拉松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城市马拉松之一,若想借鉴波士顿马拉松等国际顶尖赛事的公益做法,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毛大庆:
第一,可以研究设立专属公益项目。
借鉴波士顿马拉松的慈善跑者计划(Charity Program):允许参与者通过筹集一定金额的善款获得参赛资格。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参与者,还能为公益机构筹集资金。
上海马拉松可以与本地公益机构合作,例如教育、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机构,设立“公益跑者”项目,跑者通过筹款获得参赛名额。
上马已经有这样的尝试,可以进一步深化扩大。
第二,打造公益品牌形象。
设立长期公益基金:将部分报名费用或赞助费用用于公益基金,并定期公开使用情况。比如,波士顿马拉松通过“波士顿基金会”支持社区项目,上海也可以设立类似基金,专注于与跑步精神相关的公益事业,如青少年运动普及或残疾人运动员支持。同时,进行“故事化传播”:通过讲述“公益跑者”的个人故事,展现他们的努力与善举,增强公众参与感和赛事的情感价值。
第三,与本地企业和跨国品牌合作。
波士顿马拉松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慈善筹款。上海可以邀请本地和国际品牌作为合作伙伴,设计公益联名产品或活动,如限量版跑步装备,部分收益捐赠公益项目。
第四,推动社区参与。
社区志愿者项目:波士顿马拉松的志愿者体系非常成熟,每年吸引上万人参加。上海可以鼓励市民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同时赋予志愿服务公益属性,如服务时间可兑换公益积分,用于社区项目。
第五,设计赛道公益站点:沿途设置公益主题站点,让观众和跑者感受到公益氛围,例如通过公益打卡互动形式筹集善款。
第六,推广包容性和多样性。
波士顿马拉松注重包容性,例如支持残障跑者和老年跑者的参与。上海马拉松可以设计专属赛道或名额,邀请特殊人群加入,同时提供更周全的支持,如志愿陪跑、补给站服务等。
第六,透明化与科技助力。
上海马拉松可以通过开发公益筹款平台或APP,方便跑者在线筹款,并实时更新筹款进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众对公益活动的信任和支持。
第七,赛后持续公益影响。
赛后公益活动:波士顿马拉松赛后会继续支持当地社区项目。上海可以在赛事结束后,开展后续公益行动,例如组织参赛者到偏远地区进行公益跑步课堂或捐赠活动。
进行“公益奖项设置”:评选年度“公益跑之星”,鼓励更多人加入公益跑步的行列。
通过引入这些模式,上海马拉松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赛事品牌,还能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体现马拉松精神的社会价值,同时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记者:在全民健身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跑步和马拉松中来。作为一位坚持跑步的领军人物,您对全民健身的意义怎么看?
毛大庆:全民健身不仅是一个口号,它是一个社会走向健康与活力的象征。跑步这项运动尤其有意义,因为它门槛低、形式灵活,能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通过跑步,我们不仅能增强体质,更能塑造精神力量:从坚持到超越自我,再到感受集体奔跑的归属感,每一步都是内心成长的体现。
跑步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链接的平台,不论是城市白领还是乡村跑者,都能通过这项运动找到共同语言。比如这次上马,不仅是竞技比赛,更是一场关于健康、友谊与梦想的全民庆典。我希望更多人能以跑步为契机,将健康融入生活,体验到这项运动带来的改变。
另外,全民健身中的科学普及至关重要。全民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大众健康,和职业运动员有本质不同。所以,学会每一个运动爱好中的科学知识,科学远动,是当前需要大力宣传的。比如,长跑运动中的低心率法则推广普及等。
记者:您不仅是一位资深跑者,也是一位敢于制定目标的人。关于您的“千马计划”(累计跑完1000个全程马拉松),能否谈谈对这个计划的初心和对未来的展望?
“千马计划”的初心其实源于我对跑步的热爱以及它给我带来的启发。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每次跑全程马拉松,我都能感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挑战,以及在坚持中所获得的那种满足感。
制定这个计划,不仅是为了挑战自我,更是为了记录和见证时间的流逝,以及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中与跑步相遇的独特经历。通过完成1000个全程马拉松,我希望传递一种坚持和探索的精神,也希望通过我的脚步连接更多跑者和这项运动。
未来的展望,不仅仅是跑完这1000场马拉松,更希望在过程中能够通过分享我的经历和感悟,影响更多人走出舒适区,尝试跑步或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也计划把这个过程与公益结合起来,比如支持与教育、健康相关的项目,用每一场马拉松去赋予跑步更多的意义。
我坚信,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让我们不断进步的过程。我期待通过“千马计划”,不仅仅跑得更远,也让生活更有意义。
记者:我们观察到,近一年来,我注意到百马协会带领百位百马跑者奔跑各地,支持各地马拉松赛事,你们希望通过这项持续性的行动传递什么样的正能量?
毛大庆:中国百马跑者群体是在中国长跑文化兴起后成长起来的一群真正执着热爱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完成过至少100场全马以上赛事的可贵的群体,他们上至70有余,下至90后的年轻人,覆盖职业十年广泛。他们把跑步视为生活伙伴,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并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跑步健身中来。每当百马跑者出现在各条赛道上,都会引来大家的关注和羡慕。我们希望这些跑者与更多赛事链接,支持各地赛事,并且通过他们的反馈,把赛事越办越好,提升中国马拉松赛事的整体水平。
记者:非常感谢毛会长的分享!我们期待在未来更多赛事中看到您的身影,也祝愿上海马拉松早日挤身世界马拉松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