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第二次人生”如何开场 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

2019-11-21 10: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第二次人生”如何开场(体育大看台)

  ——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上)

  编者的话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年纪轻轻就已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退役后的新生活,相当于他们的“第二次人生”。竞技体育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能够登上塔尖的只是少数运动员。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是“练出来了”,即便转型也有不错的选择。而那些“没练出来”的普通大多数,他们的出路如何,应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在乒乓球界,天津的李岩是个算不上耀眼的“小人物”。从1997年进入专业队训练到2004年退役,李岩7年运动生涯的巅峰是参加了全运会和乒超联赛。“不打球后,我能干什么?”这样的茫然一度困扰着他。幸运的是,他已切换到职场的第二个角色。

  如今的李岩,身份已经变成了律师。从专升本到通过司法考试,他沉下心从头学起,一步步努力,获得律师执业资格。作为“过来人”的李岩说:“运动员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特质,其实就是转型就业的助推器。”

  像李岩这样的转型成功者,在退役运动员群体中并不鲜见。随着时代发展,多元化、市场化的自主择业和创业渐成主流。运动员走出赛场,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更加丰富。“第二次人生”开场,尽管有迷茫的时候,但也意味着新的机会。

  转型困境——

  自我成长不足,出现心理落差

  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杨扬,退役之后的道路走得很顺利。除了在国际体育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外,她还在2011年创立“冠军基金”公益项目,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信息、培训、咨询辅导、实习就业等一系列服务。

  一个体育项目,冠军堪称“凤毛麟角”,运动员却有很多。“运动成绩不错的运动员退役转型后有一定资源,他们的困扰大多是找不到职业方向,不知道自己擅长和喜欢做什么。而成绩一般的普通运动员,从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成长,退役后进入社会,可能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杨扬说。

  运动员拥有专业体育技能,以及很强的意志品质和执行力。但与此同时,他们在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社会经验等方面又存在缺失。从小适应了被专业队“包办”的生活,一旦面临自主择业,往往出现心理落差。身份转换后,选择的盲目性、无方向感可能会造成转型不成功,甚至社会生存能力差的情况。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凯在很多退役运动员培训班授过课。在她看来,长年累月的专业训练,让一部分运动员在通识教育的系统获取方面有所缺失,出现自我成长不足等问题。退役之前他们的目标围绕着提高成绩、争金夺银,对未来没有长远职业规划。“即便一些运动员的退役选择意向较为清晰,仍然需要退役与职业过渡转换的相关培训。”

  对运动员而言,退役后最理想的状态是依托原有运动技能再就业,比如从事教练员、体育教师等职业。但这类岗位要么数量有限,要么需要资格证书门槛,未必都能向此方向转型。而像社会俱乐部、体育公司等提供的就业机会,与项目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不同项目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

  “其实,全世界都有退役运动员转型的问题。我8岁进运动队,练到31岁,中间退役过一次。我的体会是,敢于想象自己的未来,反而会更珍惜职业生涯,坦然面对‘第二次人生’。”杨扬说。

  观念改变——

  既要未雨绸缪,也要主动出击

  “运动员的编制和关系在地方。目前,大多数省区市体育部门均设有运动员保障机构,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体育总局人力中心”)人才服务部主任张欣芳介绍。

  早期运动员大多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指望组织安置,如今运动员的思想也逐渐开放,很多人不再抱着“等靠要”的想法,而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择业。在体育总局人力中心收集的运动员成功转型就业和创业案例中,不只涉及健身、赛事运营、青少年体育培训等相关领域,还有智能科技、农产品生产加工、餐饮等“跨界”选项。

  从被动到主动,观念的改变让一些现役运动员、教练员有了“未雨绸缪”的意识。张凯作为讲师,经常参与给运动队“送课”的工作。“运动员进队之后,不仅要有竞技职业规划,针对未来也要进行综合素质的储备。这几年,国家队和省队主动要求‘送课’的不断增多,有些教练会有意识地引导运动员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