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收获一银两铜
肖若腾:我就是自己的冠军
肖若腾1996年出生于北京,言谈中有股老北京的腔调。在过去五年中,他已经成长为中国体操男队的绝对核心。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肖若腾在男子团体项目上,打满了六项并且全部成功,这在中国体操历史上是一个很少见的情况。肖若腾与中国体操男队在团体项目上最后获得了季军,成绩与上届奥运会持平。此外,肖若腾还获得男子个人全能银牌和自由操铜牌。
在歌曲《以梦为马》中,肖若腾有过一段精彩的说唱:“其实没有时间思考,要去争取每分每秒,从4岁练习体操,到7岁独身住校,无论金牌或是银牌,都是我的骄傲,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意想不到……,HIP-HOP它是我的喜爱,但它不是我的工作,不像是体操比赛,没有对错,无需通过,只是把我想说的,全都对着你去诉说,如果还有梦想,就请你现在去做,行动起来不怕失败。管它带来什么,是成功或是挫折,是悲伤或是快乐,坚持到底不放弃,对自己不要害怕,有梦想的光照着你,会变得更加强大。”
这段说唱的歌词是肖若腾自己写的,伤病在身的肖若腾形容自己是脆弱的“黑胶唱片”,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才能把自己这张“黑胶唱片”放给大家听,东京奥运会显然就是这一重要时刻,让肖若腾开心并感到骄傲的是:“我做到了。”
里约奥运会前
因伤遗憾落选
讲述肖若腾的故事,要从2016年3月说起。当时的肖若腾虽然还不是中国体操队的领军人物,但他的天赋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时任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非常看好肖若腾,很希望他能够参加当年的里约奥运会。
按照中国体操队的奥运选拔办法,在正式产生参赛名单前,需要通过三场队内测试,但在第一场第一个项目自由操,肖若腾做一个难度不是很高的落地动作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落地后手撑了一下地。“当时,教练告诉我们,整个体操馆都能听见,啪,一声。”肖若腾的母亲赵秀丽对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后来肖若腾做了核磁检查,胳膊有两个大筋,他断了一根半,剩下没断的也差不多断了。你想想,那是多么的疼。”
当时距离里约奥运会只有三个多月了,如何治疗伤病,成为中国体操队教练组与肖若腾最大的烦心事,仅就伤病治疗的层面,尽快接受手术肯定是最优选择,但这意味着他肯定将错过里约奥运会。但如果是保守治疗,谁都无法保证三个月的康复时间,就能让他达到比赛的身体状态。
最后肖若腾想赌一把,经过与中国体操队、医疗、康复专家、保障团队的充分沟通,他们决定还是保守治疗。“那些天,他每天一把把地吃止疼片,现在想起来都揪心。简直是太难了。那段时间,我们每天视频完都会泪流满面。”赵秀丽回忆说。
肖若腾与家人有个多年保持的习惯,不管他训练多累、多晚,他都会每天与家人视频通话。赵秀丽说肖若腾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还有与教练组、队医一起配合,咬牙挺过来了,但最后他的身体状态还是没能达到上奥运会的要求,所以他非常遗憾地落选了。看到这些,我们当父母的,觉得孩子这个阶段的苦真是白受了,那种疼是常人不能忍受的。”
里约奥运会的落选对于肖若腾的打击不言而喻。“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练体操这些年中最大的一次挫折了。”肖若腾对北青报记者回忆说,“因为这不是说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上不了奥运会,而是你已经很接近了,但最后时刻你还是没法去参加奥运会。那是心理上的一种打击。”
肖若腾此后几个月时间情绪极度低落,他自己将那段时间称之为低沉期。“就是不想短期内再去触碰体操,我放低了自己的要求,并不是我要放弃体操,我从始至终都未曾想过放弃体操,因为我非常确定体操是我最擅长,也是最热爱的东西,但当时我想的是,如果我打不了奥运会,我可以打世锦赛、全运会等。”
肖若腾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才从这段低沉期走了出来,教练、队友、朋友、家人的帮助,自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比这更关键的是,他重新找到了练体操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很放松的感觉,不会让自己绷得那么紧,而是一种放松的状态。”
热爱体操天赋高
但从半山腰到顶峰每步都艰难
重新回来的肖若腾,继续展现着他在体操上的天赋与实力。“我是一个天赋很高的运动员,从小到大,教练和队友都说我是一个天赋很高的运动员。简单来说,别人练一个动作,可能需要做十次,我就需要做两个。”肖若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