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上,中国女排登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实现了三大赛十冠王的壮举。LEO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8日电 日前,中国排协网站刊载了年逾九旬的前中国男排二传手张然的文章,文章中他追忆了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女排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未来中国排球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1951年,张然成为八一排球队第一代专业运动员,1956年9月,中国男女排在巴黎首次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女排最终排名第6,而他作为二传手随男排参赛,最终男排排在第9名。据他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排球群众基础较低,运动技术水平不高,同当时世界排坛霸主的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差距很大。
张然在文章中回忆,新中国排球人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老大哥”比较系统的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60年代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苦练技术本领;同时学习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大运动量训练方法。
资料图;朱婷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经过几代中国排球人的艰苦奋斗,在学习他人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到70年代中后期,终于找到了一条遵循排球运动训练规律、顺应世界排球技术趋势、符合中国运动员特点的正确发展道路。
而且,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孕育着胸怀祖国,刻苦训练,顽强比赛,团结友爱等“女排精神”因子,成为日常训练与比赛的有力精神支柱。
1976年6月,国家体委决定重新组建国家队,由袁伟民任女排主教练,戴廷斌当男排主教练。
袁伟民在助手们和运动员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下,在较短时期内就把中国女排打造成一支拥有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意志顽强、作风过硬、团结友爱、有勇有谋、能打胜仗的队伍。
资料图:郎平。 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1977年世界杯获第4名、1978年世锦赛得第6名、1979年亚锦赛夺取桂冠,均超出历史最好成绩。1981年11月在日本首登世界杯宝座,1982年在秘鲁又得世锦赛魁首,1984年在美国再夺奥运会冠军。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女排把‘三连冠’收取囊中,并非轻而易举,唾手而得,而都是与东道主决战、天时地利人和不利于我的情势下艰难取得的。”张然写道。
1985年和1986年中国女排分别由邓若曾、张蓉芳任教,又连拔世界杯和世锦赛两个头筹,号称“五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