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顾拜旦在回忆录中写道:“好像整个古希腊与他一同进入了体育场,前所未有的欢呼声响了起来。”当时的希腊王储甚至冲向跑道,陪同斯皮里宗跑到终点。
“不可思议,那时的景象至今仍会如梦一般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橄榄枝和鲜花在我身边落下,人们一边把帽子抛向空中庆祝,一边呼喊着我的名字。”斯皮里宗在40年后的1936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旧难掩激动。
1896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金牌获得者斯皮里宗·鲁易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到达终点时,斯皮里宗已经精疲力竭,但是他还是用最后一丝力气向国王鞠躬致意,兴奋的国王挥动帽子向他还礼。
就这样,他不但获得了首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更成了希腊民族英雄。他的同胞,瓦斯克劳斯以7分钟的差距获得了亚军。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希腊举行的两次选拔赛中,瓦斯克劳斯都是以头名完赛,因而也被认定为第一届现代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但他却在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中输了。相反,此前从未战胜过他的斯皮里宗,一战封神。
成败、得失、荣耀、遗憾……在后来的岁月中,我们无数次见证、品味、感叹的关于竞技体育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自那以后,斯皮里宗再未参加过任何马拉松比赛,继续他之前的职业——送水。甚至在国王决定赏赐给他任何他想要的奖励时,斯皮里宗也只选择了一头驴和一驾马车,以便能更方便地完成送水的工作。
受邀作为嘉宾出席1936年的柏林奥运,是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他与马拉松的唯一交集。
对于获胜后的奖励,斯皮里宗似乎并不感兴趣。图片来源:国际奥委会网站
尽管斯皮里宗停下了脚步,但甫一亮相便展现出无穷魅力的马拉松运动却迅速得到世人认可。
1921年,马拉松比赛的长度被固定为42.195公里。从此以后,这串数字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
1954年,吉姆-皮特斯成为首位在马拉松比赛中打开2小时20分大关的人。后来他还曾尝试冲击“210”,但最终在比赛中体力不支倒下。
“我很幸运没有死在那场比赛里”,皮特斯在后来回忆那场比赛时这样说道。
吉姆-皮特斯在冲击“210”大关时体力不支倒下。
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比基拉赤脚跑完马拉松全程。他不但成为首位获得奥运金牌的非洲黑人运动员,还以2小时15分16秒的成绩带领人类踏进马拉松“215”时代。
赛前,比基拉本来并没有成为埃塞俄比亚国家队的正式成员。直到出发前不久,有一名正式队员受伤无法参赛,他才作为候补选手在最后关头获得了出征奥运会的机会。这样的桥段,我们似曾相识。
阿贝贝-比基拉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赤脚参赛。
又半个世纪后的2004年,历经百年积淀的奥运会重回希腊。那时的主体育场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还有另一个更亲切的名字——斯皮里宗-路易斯体育场。
站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回望,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号召下,马拉松的世界纪录被一次次刷新,直至今天的2小时1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