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建设 彰显不凡实力(产经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
新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改扩建首都体育馆……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充分展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强大实力。日前,本报记者分赴多座场馆,目睹工程风姿,记录建设者风采。
——编 者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
巍峨高山开雪道
本报记者 刘志强
湛蓝天空下,巍峨的小海陀山银装素裹,条条雪道如同白色蛟龙穿行山间,气势十足、令人震撼。这里,就是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时将承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全部比赛。
“仅仅3年,我们就在山上建起总长近23公里的26条雪道。”回顾建设历程,中交一公局集团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二标段项目经理付召坤有说不完的话。
2017年11月,项目正式开工前,为迎接国际雪联一行,北京冬奥组委决定先行建设一段样板赛道。压力顿时摆到承建者面前。“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绝不能退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什么难关都能闯过去。”付召坤相信,集团山区施工经验丰富、拼搏劲头十足,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果不其然,在没水、没电、没路、没信号的艰苦条件下,项目团队仅用16天就完成了80米样板段施工任务,得到有关方面一致认可,也初步掌握了雪道修建方法。
6条比赛雪道、15条技术雪道、2条拖牵雪道、3条回村雪道,占赛区雪道总数量的96%……2018年1月起,近千名建设者在崎岖不平的山坡上分段作业,打响了一场场攻坚战:先打造“S”形施工便道,再根据不同地形进行土石方施工——或“削平”山脊或“填平”山谷,随后进行边坡防护、铺设造雪系统,最后开展生态复绿。日复一日的努力下,雪道的长度不断延伸,最终在2020年底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北京冬奥会时,这些赛道上将举办精彩的大回转、回转等比赛,产生7枚奥运金牌。
“这么高大上的工程,用什么高精尖装备了吗?”面对记者提问,付召坤笑着摆摆手道:“山区施工限制条件很多,有些区域坡度接近70%,许多先进装备都派不上用场,咱们只能下苦功夫、用笨办法,一点点往前推。”
“下苦功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来,山高路远。项目地处山腰至山顶之间,车辆只能开到海拔900多米的山腰上。建设者们要到达海拔2198米的山顶,起初只能一步步走上去,一走就得两个小时,有时还要手脚并用。二来,气候不佳。夏天,白天阳光暴晒,夜里山风冻人。到了冬天,气温更是经常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风刮得像刀子一样。“来回一趟不容易。每天中午,大家都得留在山上吃盒饭、啃干粮。”34岁的项目副经理张大伟工作10多年,参与过8个公路、隧道项目,“论条件,数这里最艰苦。”
付召坤嘴上说是“笨办法”,其实也是谦辞。和建山区公路力求平缓不同,在高山建雪道地形复杂、坡度更高,因此会面临各种难题:建设时会产生大量土石方,需设法处理;坡道太陡,挖出的土石方存不住,会顺着山体往下“溜”……
困难面前,建设者们创新方法、逐一克服:优化设计方案、调整雪道形态,将挖方64万立方米、填方35万立方米改为挖填方均在45万立方米左右,实现挖填平衡,减少外弃方量29万立方米,由此缩短工期6个月;为解决陡坡运输难题,从人背马驮、遥控履带车到直升机吊装,想尽一切办法,特别是独创了一套长距离、无动力的溜槽运输系统,在挖掘机无法作业的地方,让碎石土等物料坐着“滑梯”自动下降。
3年多下来,项目部在摸索中快速成长,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还正在编制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将填补国内空白。
追求施工效率、工程质量的同时,建设者们还始终坚持“绿色办奥”,注重环境友好。付召坤将一些有心之举娓娓道来:“护树”——施工红线外用地坚决不破坏,红线内树木尽力保留;“护草”———对海拔18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进行剥离、过冬保存、回铺利用;“护种”——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将地面以下15—20厘米厚的一层腐殖土剥离储存下来,造雪工程完毕后再回铺,从而有效保存土壤内种子;“复绿”——对上下边坡和雪道面最大程度地进行绿色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