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破的不只是纪录,还有枷锁
新华社天津8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王浩宇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曾经颇为流行:打破什么东西,不但不会被追究责任,还会有意外惊喜?
答案是打破纪录。
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田径赛场上,这样的惊喜不断上演——仅26日、27日这两天,运动员们就破超或者平包括全国纪录、亚洲纪录、世界纪录在内的53项纪录。
这些选手突破了前人的成绩,突破了自己的极限,而有些人更是打破了身上的枷锁。
纪录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邹莉娟的运动员生涯,那就是创造一个世界纪录,然后再打破它。作为一名标枪和铅球运动员,把手中物投掷出去的距离,代表着她的进步:
2012年底开始训练,2013年参加全国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铅球投了5米,标枪投了12米多;
2014年参加亚残运会,铅球投了7米多,标枪投了17米;
2015年参加残疾人世锦赛,铅球投了8米多。2016年参加残奥会,破了当时的铅球世界纪录。
如今,在残运会现场,她在女子T34组铅球比赛中又投出超过世界纪录0.07米的成绩。
当邹莉娟在投掷场上拼搏时,不远处的赛道上,来自辽宁的盲人运动员邸东东正努力跑出更快速度。相比于身边的对手,他更大的对手是自己。近半年来,成绩起伏不定,他迫切需要一次突破来证明自我。
预备——砰!
随着发令枪的响起,邸东东如开弓的箭一样射出去。
11秒10!他打破了亚洲纪录,跑出个人最好成绩!
“比赛之前我的状态一直不太好,但我坚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邸东东说,“在我运动员的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感觉最好的比赛就是这次了。”
今年18岁的浙江小伙儿许宽田感觉最好的一次比赛也发生在这一天。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赛、第一次来天津、第一天开赛……这么多的“第一次”,被他以听障组男子3000米障碍决赛夺冠“一次性”终结,9分51秒的成绩也打破该项目全国纪录。
“这一年是赛事繁多的一年,也是我阶梯式进步,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一年。站在中国残疾人运动最高的赛场上,我终于证明了自己。”许宽田说。
“枷锁”
邹莉娟说话嗓门大,语速快,爱笑。她口中自己的人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笼子”里面,后一阶段在“笼子”外面,转变就发生在成为专业运动员的那一刻。
“我家里穷,上学时每星期五十块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邹莉娟说,“性格方面也非常自卑封闭,不爱说话。”
因为行走不便,邹莉娟每天需要同学帮忙背她到教室。为了尽量少麻烦别人,内心敏感的她尽量少喝水,这样就一天都不用去卫生间。
“当时就感觉自己是在一个‘笼子’里,而这个‘笼子’是自己编织的。”邹莉娟说,“丝毫不夸张,当时我很少笑,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转折发生在成为运动员的2012年底,但接下来的高强度训练却让邹莉娟吃尽了苦头。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要重复练习上万遍,白天的训练强度过大,晚上累到睡不着觉。
邹莉娟想放弃,但教练的话敲醒了她。“你想想你之前是什么生活状态,你难道想回到那个时候?”
好不容易从“笼子”里出来了,怎么会想要回去?只有继续努力。
同样的人生分野,在邸东东身上也充分体现。
20岁之前,因为视力的原因,邸东东很少运动。
性格内向、封闭,话少、不喜欢与人交往、躲避陌生人,除了学习睡觉没有别的事情,邸东东如此形容自己在成为专业运动员之前的生活。
“要搁以前我是不会见你们的,更别说接受记者采访了。”他说。
是运动带给了他巨大变化。2013年开始进行专业训练,2015年参加全国残运会,拿到两块金牌,并入选国家队。2016年参加残奥会,拿到了一块银牌和一个第四名。
“接触的人多了,到过的地方多了,在一些比赛中还取得了成绩,这让我性格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不恐惧与人交往,见陌生人很自然,也更加自信了,好像有一层枷锁从身上去掉了。”邸东东说。
新世界
打破纪录,打破枷锁,就是打开了新的世界。
许宽田12岁时就已经参加专业的训练,但用他的话说,曾经因为年少轻狂,被训练队开除了,直到去年暑假才回归省队,继续追逐自己的体育梦想。如今,他“有了全新的状态,收获昨天,成就今天,期待明天”。
许宽田已通过体育单招考入大连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迎接他的,除了更大的竞赛舞台,还有全新的生活。
邸东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