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已退役6年的前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王北星站上了顺利完成首次制冰的“冰丝带”的冰面。作为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她和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总经理张绍辉共同完成了“冰丝带”的首滑。
“我是按照一场比赛去感受(冰面)的。”王北星说,“冰面平整度很好,滑度也不错。”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冬奥会速度滑冰首金的张虹也一直关注着“冰丝带”。
“一个速滑馆好不好,冰面最关键。速度滑冰能创造世界纪录的两块冰在卡尔加里和盐湖城,那里的冰场都是高原冰场。我们很期待运动员能在北京的这块冰场上创造平原的纪录。”张虹说。
打造“最快的冰”,是国家速滑馆建设团队的梦想。
“国家速滑馆虽然位于平原,但我们会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给运动员提供最好的冰面。”北京城建亚泰制冰联合体负责人李燕敏说,“我们将赛道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场地非常平整。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非常均匀。”
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除了考虑环保之外,也是为了打造“最快的冰”。而来自加拿大的资深制冰师马克·麦瑟则是这个“中国方案”中至关重要的“国际元素”。
年届花甲的马克深得国际滑冰联合会信赖。他最早当过机械师,从1987年开始从事速度滑冰制冰工作,为全世界20来个速滑馆工作过,诞生过许多世界纪录的卡尔加里速滑馆的冰面就是他的杰作之一。
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国际专家来华参与冬奥会筹备工作带来了挑战。马克和他的团队数次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国,并且严格遵守两国的防疫规定。为了完成“冰丝带”的首次制冰,最近的这个圣诞节、元旦和60岁生日,马克都是在北京隔离期间度过的,他还错过了庆祝儿子的生日。在马克生日那天,中方团队为他举行了一场“隔空派对”。
“我不知道这在中国是一个隆重的生日。这么说来,我能在中国庆祝60岁生日也许是最好的。”马克说。
隔离结束之后,中方工作人员为马克和他的同伴买来在北京难得一见的加拿大快餐连锁品牌的汉堡,把他们高兴坏了。
虽然马克久经沙场,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仍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马克与负责制冷系统的英国机械师皮特不断交流沟通,确保制冰效果达到最佳。为了达到最优的电导率,在用来制冰的水中,提纯水和自来水的配比在每一个冰场都不一样,而这个配比需要马克靠自己的经验去调整,场馆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同样的道理。对所有这些细节,马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来自吉林和黑龙江的4位中方制冰师是马克的“徒弟”,而带徒弟恰好是他成就感的来源之一。“我现在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别人。我认为如果你有知识,就要分享它。”马克说。
“冰丝带”完成首次制冰之后,马克用一枚玉石印章在冰面上铺的一小张宣纸上盖上了自己的大名——这枚印章是中方团队为他准备的生日礼物。
“我们的目标是给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马克说。
奥运遗产造福于民
已经退休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梁希仪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访中国冬季项目,曾经报道过长野冬奥会、世界大冬会等多个国内外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是冬季项目资深记者。在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他还曾帮助张家口策划出版《申奥通讯》。
梁希仪说,在二十多年前,滑冰馆在国内很难找,有的地方一个滑冰馆四五年也盖不起来,主要是缺少资金和社会支持。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之后,国内的冰雪场馆越来越多,尤其是打冰球的孩子越来越多。
梁希仪的外孙现在6岁半,他从4岁开始打冰球,每周要上冰三四次,每周六会参加俱乐部组织的联赛。梁希仪家住大屯附近,离新落成的国家速滑馆只有大约两公里的距离。梁希仪说,虽然现在北京的冰场比较多,但要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冰场还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冰场比较小,对于练冰球的孩子有点“耍不开”。听说“冰丝带”在北京冬奥会之后会对市民开放,梁希仪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