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国家体育馆“冰堡”完成双奥升级

2021-01-28 09: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就在这天,国家体育馆开始了首次制冰的工作。当两块冰面呈现在人们眼前时,这座承办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项目的“冰堡”也真正完成了“双奥场馆”的升级

一馆拥有两块冰面 “双奥场馆”升级成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这一天的国家体育馆外确有“寒意”,显得非常安静,甚至有些冷清。体育馆内有着不同的景象,场馆的第一次制冰工作开始了。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齐靓介绍,此时距离场馆运行团队进入场地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

北京冬奥会大量使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7个改造场馆中,国家体育馆是继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之后,第二个完工的。在2008年,国家体育馆曾举办过体操、蹦床、轮椅篮球等比赛。在2022年的冬奥会上,这里将举行男子冰球、女子冰球部分比赛,以及北京冬残奥会的残疾人冰球比赛,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在北京冬奥会7个大项目中,冰球是唯一的球类项目。冰球运动在世界上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虽然冬奥会上只有两枚金牌产生,但分量绝对是最重的。可以想见,国家体育馆届时将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为期两年的改建工程包括在主馆增加冬奥会冰球比赛和服务功能,将副馆改造为赛时更衣区,并在场馆北侧扩建冰球训练馆。改造后的场馆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外观尽可能保持了原有风貌,扩建部分的外立面,无论是从屋顶造型、立面选材还是空间尺度的划分,都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

北京赛区承担冬奥会比赛、训练任务的一共有15块冰面,国家体育馆就占了两块。这两块是符合冬奥赛事标准的冰球冰面,冬奥会时一块用于正式比赛,一块用于赛前训练热身。自21日开始制冰,到25日制冰工作顺利完成,第一次拥有了冰面的国家体育馆真正成为冬季项目的比赛场馆。

慢工才能出细活 一天只安3块大玻璃

与其他场馆一样,国家体育馆也有一个响亮的别称——“冰堡”。具有凹凸质感的冰花图案玻璃,错落有致地排列,将这座冰球圣殿垒砌成一座“冰雪城堡”。

国家体育馆新建训练馆的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由863块冰花图案压花玻璃组成。这些玻璃一面光滑、一面具有凹凸质感,全部采用双层夹胶玻璃设计,在12毫米厚的超白钢化玻璃和10毫米厚的压花钢化玻璃之间,加入了2.28毫米专用胶,重量是普通玻璃的2到4倍。玻璃的规格涉及四十多种,大板块有187块,其中最大的一块玻璃足有8平方米,重达460多公斤。

因玻璃工艺的复杂性,施工安装经受了极大的挑战。施工人员以点玻结构,先在压花玻璃上打孔,再利用驳接爪将玻璃固定在龙骨上,一天最多安装3块大规格玻璃。将总重126吨、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的压花玻璃牢牢固定在龙骨架上绝非易事。必须保证龙骨焊接误差小于2毫米,在实际焊接中达到这个精度非常难。由于金属材料存在热胀冷缩、过热变形等特质,要保证焊接精度,焊接人员必须掌握其各自的焊接温度、时间及适合焊接的方式。为防止玻璃间碰撞,安装顺序自下往上、先凹后凸,错落有致。安装人员被分成幕墙内、外以及地面指挥三个施工区域。在安装时,吊车司机的所有操作都只能凭靠对讲机传来的指挥口令进行吊装。在进场前,安装人员进行了近2个月演练,最终确保高质量完工。

夜幕降临,冰花玻璃配合灯光,逼真地呈现出由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垒砌出“冰堡”的效果,营造出了浓浓的冬季运动氛围。

六室一厅成标配 建更衣室如同搭积木

冰球运动的装备厚重、器具超长、运动服需要烘干、冰刀需要经常打磨修整,这些特点对运动员更衣室提出了更高要求。

更衣室位于比赛场地的北侧,记者初来乍到并没发现有什么特别,这里类似过去筒子楼的结构,长长的走廊两侧各有7个球队更衣室,如同14套单元房。走进更衣室后发现别有洞天,每个更衣室都是六室一厅的配置,磨刀室、储存室、按摩室、教练室都有独立隔断。一个卫生间,一个淋浴室,达到了干湿分离。面积最大的厅就是运动员更衣休息区域,一组组衣柜依墙排列,在比赛期间教练员会在这里布置战术,做鼓舞士气的动员。

国家体育馆更衣室采用了装配式集装箱模块化的工艺,即更衣室主体结构和部件全部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每个更衣室单元可以拆开成8个独立的箱体或者重新按需要拼接成新的房间使用,可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赛时精彩赛后共享 “绿色”成为冬奥底色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