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规范田径赛事组织管理 促进田径赛事健康发展--蔡勇解读《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组织指南》
田径赛事的组织水平关系着社会各类人群参与田径赛事的积极性,参与田径赛事的人越多,田径文化的影响力越大。中国田径协会根据社会各类人群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田径竞赛体系,不断完善赛事组织的相关文件,提升我国田径赛事组织水平。让更多的人群参与田径赛事,享受田径赛事。
2020年初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中国田径事业的一次考验。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中国田径协会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发展思路,出台《中国田径协会纪律与道德准则》、《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组织指南》、《中国田径协会反兴奋剂工作实施细则》、《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评定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法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规范田径事业发展。
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组织指南》的及时推出和修订,不仅为田径赛事组织安全、有序、科学运行提供了保障,也为后疫情时期组织办赛提供了完备、准确的指导。对此,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蔡勇进行了专门解读。
新版本是田径事业发展需要
2019年7月,中国田径协会在原《全国田径赛事管理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组织指南》,来规范田径赛事组织管理,促进田径赛事健康发展。
随着协会化改革和协会机构逐渐完善,此前的《全国田径赛事管理办法》已经不符合田径赛事组织发展的需要。中国田径协会今年3月依托协会下设专项委员会、赛事组织专家,通过征求赛事承办单位、参赛人员等意见,对《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组织指南》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形成了最新版本。
蔡勇指出,重新修订、制定该指南,主要目的是为全国各个有意承办赛事的单位提供申办比赛的指引,规范田径赛事组织管理,维护赛事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蔡勇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田径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阶层对田径场地赛事数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多,有意承办田径场地赛事的单位也会有许多申办赛事方面的问题。如,什么样的单位有资格申请办赛?哪些赛事可以申办?申办的流程和要求是什么?这个指南就为申办赛事的单位解答了这些基本问题。
赛事数量增多的同时,也必须保障赛事的组织水平,才能保障参赛人员应该享有的参赛服务。为此,中国田径协会就赛事组织的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尽量让承办方拿到《指南》就知道应该具体怎么做。如,赛前怎样筹备赛事?需要哪些场地和器材?运动员的食宿收费参考标准是多少?赛中组织主要的工作流程有哪些?这些问题的明确将有利于规范赛事的组织管理。
新版本内容更丰富,依据更全面
指南由6章和9个附件组成。主要针对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田径场地赛事和竞走赛事(不含路跑和马拉松),在赛事申办、赛事的筹备、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为赛事承办单位在赛事的申请、组织实施等流程方面提供了参考与依据。指南的6章分别为:概述、赛事类别、田径赛事的申办与确认、赛前的筹备工作、赛中执行工作、赛后工作。
指南的9个附件分别为:《国内田径赛事类别》、《全国田径赛事竞赛组织基本要求》、《全国田径赛事承办单位收取食宿费用建议标准》、《中国田径协会关于裁判员工作劳务费标准的通知》、《全国田径赛事各项文件规格要求》、《补充通知参考模板》、《兴奋剂检查室配备要求》、《器材和计时计分设备参考清单》、《全国田径赛事国派裁判选派参考数量》。
蔡勇解释说,新版本的修订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总局和相关单位颁布的最新文件、结合疫情情况、增加了相关参考附件、对个别附件进行了更新完善。
他举例说,在第一章概述中,增加了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第25号令),作为依据。兴奋剂检查中心颁布的《反兴奋剂中心关于印发<大型赛事兴奋剂检查站相关工作规范(暂行)>的通知》(体反兴奋剂字〔2019〕546号)的要求执行。蔡勇强调说,考虑到本次疫情,并提高承办单位对医疗和安保等健康安全方面的重视,在“赛前筹备”中,增加了“组委会应根据报名人数、比赛周边的环境、预计的观众规模等制定安保、医疗人员的配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