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经济”向纵深发展,体育消费“晚高峰”的时间在推后。目前,在广州、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地,24小时健身房开始兴起,除了深夜食堂,深夜健身房也屡屡在朋友圈中刷屏。
消费“下沉”静水流深
随着线上直播打破体育消费的空间限制,随着夜间消费拉大体育消费的时间跨度,体育消费已不再限于体育中心和城市中心的健身场所,正在下沉到城市、乡村和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体育消费的水流越深沉,体育产业的基础就越扎实。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浙江衢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江山市所有库存的羽毛球被卖光,而江山也恰恰正是羽毛球的制造中心,在该市的贺村镇就有30多家羽毛球生产企业。
江山市贺村镇山底村先后被衢州市、江山市评为羽毛球加工专业村、来料加工特色专业村,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
“原本只是想借助村里的羽毛球产业基础,建一些文体活动设施,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现在看来是抓住了一个好机遇,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将会再次掀起体育健身热,接下来村里的建设重点也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江山市贺村镇山底村村支书周建军说。
当消费“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时,体育的商品和服务也会呈现出新的形态。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体育产品的市场与一二线城市显著不同。比如,其空间载体不一定是商场,可以灵活多变,甚至是流动的,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买个健身器材,不想买新的可以去二手市场,另外,体育收藏品也可以去交换,在体育中心的广场和空地,可以开展低收费的培训,这些都是满足低收入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谭建湘说。
“体育要放开观念,培育新型的市场,怎么面向基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他说。
(责编:杨乔栋、胡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