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197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1984年开始练习滑冰,1995年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获得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项冠军,是中国首位冬奥会金牌获得者。2006年8月退役。
核心阅读
不管何时何地,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杨扬,曾经在冬奥赛场创造辉煌,退役后成功转型,在不同角色中挥洒激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人参与运动创造条件。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冠军基金创始人,当然,还有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该怎么称呼她呢?
“就叫我杨扬。”不用任何头衔限定自己,正如杨扬面对生活的态度,“不要给自己设限,否则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2002年2月拿到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是她曾经到达的运动顶峰,但她丰富的人生不过就此刚刚展开。旺盛的精力、无所畏惧的勇气、不曾衰减的好奇心,还有爽朗的笑容,伴随她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只有迈向不同的领域,才能知道究竟哪一项工作让你心潮澎湃。”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始终伴随着杨扬。这些年来,尽管头衔在变换、增加,她总是保持着一颗好学的心。
和很多运动员一样,退役之后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杨扬当然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她的心得是提前规划至关重要。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成绩欠佳,失落的杨扬甚至想到了退役。“那时候就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开始考虑退役后要做什么。”那年夏天,她联系了澳大利亚短道速滑队前去训练,并在当地的语言学校学习英语。
澳大利亚短道队是业余性的训练,身边的运动员可能还是名卡车司机,他们每天凌晨4点要到场馆浇冰、摆上垫子为训练做准备。看到这些,杨扬意识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幸运,也重燃了对短道速滑的热情。
1999年,杨扬开始参与国际滑联运动员委员会的工作,从听不太懂会议内容,到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经过了艰苦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她真切感受到,“要在国际体育组织里发出来自中国运动员的声音。”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接连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项冠军,实现了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随后她选择了离开赛场,读书是第一选择。无论在清华大学,还是在美国犹他大学,杨扬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知识。当她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复出,再度站上赛场时,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心态,“对未来有畅想,会让我更加珍惜眼下的运动生涯,会为在冰场上的每一刻竭尽全力。”
带着一枚都灵冬奥会铜牌,2006年8月,杨扬正式退役。没有遗憾,她迫不及待地拥抱新生活。
十几年来,在国际体育组织特别是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8年经历,让杨扬更为成熟,“想要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拥有话语权,你就要参与其中。投入得越多,才能得到更多表达机会。”2009年参与申办南京青奥会时,杨扬还显得有些青涩。到了申办北京冬奥会时,她已经熟练掌握了沟通的技巧,“这让我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提供培训和指导
奥运冠军的身份给退役后的转型带来不少机会,但杨扬坦言,这也会无形中增加外界的期待值,所以,“首先需要摆正心态,去努力了解和适应训练馆之外的世界。”
2011年,杨扬发起成立了冠军基金,这是一个为运动员告别赛场后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的公益项目。目前,冠军基金的培训在线上开展得很好,无论运动员还是培训人员,都能从中受益。
“和以前相比,现在的运动员退役时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提高。”杨扬感慨。2011年以来,冠军基金服务的运动员已超过5000人。随着市场的红火,冠军基金还开发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培训。
“现在对运动员的培训和指导应该前置,在役时就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引入相关培训,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杨扬说,一些时间管理、运动科学、心理调适的课程其实对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发挥也很有帮助。
杨扬觉得,解决退役运动员的转型问题需要全社会参与,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应当密切合作,在培训指导、资源提供和岗位对接上形成合力。
让青少年体验冰上运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