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 分享到

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希望北京2022成为中国志愿服务新的地平线(2)

2019-05-12 10: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闫成介绍说,目前正在设计志愿者标识系统,还将用微笑、形象大使、主题歌曲等元素,去唤醒那一代人的奥运情结。从夏奥会到冬奥会,不同的元素,同样的寓意,将在继承与发展中,展现出新时代志愿者的风貌。

大人才观:立足国内 放眼全球

2020年2月15-16日,本届冬奥会首项测试赛——高山滑雪世界杯延庆站比赛将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办,这是我国首次举办高山滑雪速度项目国际比赛。由于我国冬季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办赛人才也相对欠缺,为此,冬奥组委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闫成说,我们分3个渠道引进外籍人才。一是聘用专家。组委会建立了符合国际规则、符合国情实际的特聘专家制度。分批引进了26名外国专家,在场馆规划、竞赛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咨询作用,也帮我们培养起一支国内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团队式引进专业人才。许多竞赛组织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但需要对规则有非常娴熟的理解,同时还要具有高超的冰雪运动技能。“比如说高山滑雪的试滑员、赛道的划线员,实际上就需要专业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技能水平。这方面我们准备跟一些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进行组织间的合作,团队式引进这样的人才,在国内人才无法满足的一些岗位上,帮助做好我们的赛事组织,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们的介入,帮助我们带出一支中国自己的队伍。”闫成说。

三是全球招聘员工。2016年,组委会组织了首次全球招聘,从中择优选拔了一批优秀外籍人才。2017、2018年也都组织了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其中就有一批海外留学人员。

走出去方面,冬奥组委派出工作人员去各类国际高水平比赛实习和观摩。“比如说平昌冬奥会期间,我们就选派了200余人的队伍,参与平昌冬奥会的前期筹备和赛事的组织运行。这些同志在北京冬奥会之前有了一次真正冬奥会之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原先所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闫成说。

此外,冬奥组委把更大气力、更多精力用于培养国内的专业人才上。注重发挥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面向全国开发优秀人才,整合专业力量。一是培训国内技术官员,分别举办冬奥会15个竞赛分项的国内技术官员培训班,累计培训1200人次,“我国自己的裁判员、技术官员将是未来重要的冬奥遗产”。

二是培养赛事保障人才,会同举办城市相关部门,先后开办医疗、安保、交通、餐饮、住宿等培训班,累计培训500多人次。“比如北京冬奥组委还组建了一支滑雪战队,规模在400人左右,为雪上项目赛道作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他们是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滑雪爱好者,目前队伍已经培训了16次,参与了若干场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的国内国际比赛的保障工作。”

三是招收赛时实习生。会同教育系统以及相关高校,借助冬奥会平台,培养在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让他们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筹办工作,同时在实践中获得锻炼提高。目前,已经会同19所高校首批招收了287名赛时实习生。(完)


(责编:杨乔栋、杨磊)

标签: 冬奥会 招收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