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举行。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倒计时1000天活动在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南侧广场举行。20时,随着全场高喊5、4、3、2、1……北京冬奥会倒计时装置点亮,玲珑塔大屏幕上“1000天”的字样照亮了北京的夜空,现场一片欢腾。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装置的启动,标志着冬奥筹办工作迈入一个关键阶段。当天下午,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誓师动员大会也在京举行,与会国家集训队全体成员和全体冰雪工作者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彰显了中国冰雪披荆斩棘、破浪前行、锐意进取、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今年2月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要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充分考虑场馆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这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备战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冬奥人、中国冰雪人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正为赴“双奥之约”积极奋进、再接再厉……
冰雪健儿全力以赴 北京冬奥全项目参赛
北京2022年奥运会共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201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两纲三划”,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目标,并制定了“2018年扩面、2019年固点、2020年精兵、2021年冲刺”的参赛工作方略。
3月21日,2019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双人滑,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以234.84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我国冰雪健儿按照规划刻苦训练,在各项赛事中奋勇争先。2019年花滑世锦赛,隋文静/韩聪夺得双人滑项目金牌,经历伤病后完美回归,巩固了中国队在此项目上的优势。武大靖在去年11月世界杯盐湖城站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9秒505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自己在平昌奥运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在曾经的弱势项目和新开展的项目上,中国运动员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突破。2018-2019赛季钢架雪车世锦赛,耿文强、闫文港双双排进前20名闯入决赛轮,突破了世锦赛排名纪录;1月,孟繁棋在世界冬季两项青年锦标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青年组女子12.5公里个人项目冠军,这也是中国运动员首次登上该项目世青赛青年组的冠军领奖台。
5月10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苟仲文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誓师大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备战形势严峻,备战任务艰巨,备战时间急迫。“固点”之年是承上启下之年,攻坚突破在此一举,抓好训练至关重要。同时,他提出5点具体要求,要大力强化专项体能训练,大力推广分解训练,大力推进科技助力,大力磨砺队伍的拼搏精神,大力铲除兴奋剂“毒瘤”。他强调,要实现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
场馆建设稳步推进 重心将转向场馆运行
今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区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进展时表示:“北京冬奥组委正在做着出色的工作,我们看到了全面细致的规划,所有计划都在按部就班进行。这是中国方式。我们非常确信工程按时完工和冬奥会的成功。”
北京冬奥组委于5月初召开2019年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指出,2019年是筹办工作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工作重心将从做好场馆建设的同时向场馆运行转变。截至目前,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及配套基础设施的5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44项、开工率达85%;张家口赛区的76个项目已开工67个、完成4个。
国家速滑馆施工现场。新华社发(任超摄)
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工程,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已经进入冲刺施工阶段。这座拥有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在世界体育馆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的场馆,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封顶封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已进入“水变冰”的实质性改造阶段。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孙卫华介绍称,“冰立方”将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将来“水立方”将同时拥有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制冰设备和冰层拆除后,冰场即可还原为泳池。按照计划,将来春夏秋三个季节“水立方”将用于水上活动,冬天则用于冰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