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学校体育老师不仅课内超量工作,还要负责课外社团等学校活动,额外工作也很多。多劳是否能够多得,因而成为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武汉一小学体育老师表示: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事课余的一些活动,但没有一个很合理的计算他们工作量的方式。我们现在采用的还是1986年国家制定的一个工作量的计算方式。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下课之后,还要去搞社团的活动,他还去带运动队。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在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上面一定要拿出一个合理的计算方案,否则便无法考核体育老师的工作绩效。
显然,中国学校体育在改革转型,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转型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不校闹的家长
李宇翔在橄榄球训练中曾因碰撞而遭受轻微骨折。如果他妈妈刘海燕因此去学校索赔,学校为了息事宁人,会停止他的训练,他现在或许还是以前那个样子。
“可我为什么要去学校无理取闹呢?虽然我不懂体育,但我知道,既然是训练,就难免受伤。”刘海燕说。
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像刘海燕这样理解和支持学校体育。
现在有些学校体育课倾向“三无七不”——“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长跑”。究其原因,是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不给“校闹”创造任何理由。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所有的小学校长无论多么重视体育,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我们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安全是重中之重。”一位南京小学校长说。
一位北京的小学体育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上课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强度、有难度和有对抗的活动尽量不让学生做。保证学生的安全,也是保证学校和我们体育老师的安全。否则,一旦发生‘校闹’,学校和体育老师都承担很大压力和麻烦。”
这位体育老师认为,“校闹”是全国所有中小学面临的问题。不解决,学校体育难有质的提升。
北师大教授毛振明团队去年推出的“三精准”工程,把部分家长变成了课外体育老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毛振明认为,我们中小学生体质常年积弱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精准干预不够。“一个学生如果耐力不够,你却要让他跟着其他同学练习跳高,肯定效果不佳。”他说,“我们需要精准摸清楚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进行精准分析,进而进行精准干预。”
北京羊坊店中心小学是首批加入“三精准”工程的试点学校。毛振明团队对这所学校的每个学生进行体质检测,采集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学生都开出了一个运动处方。学校校长、班主任、体育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能拿到一份学生体质分析报告以及专家开出的“处方”,从而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羊坊店小学是所足球特色校,曾被评为“国际田联少儿田径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北京市健康促进校”等,学校体育一直成绩斐然。引进“三精准”工程之后,为他们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指明了方向。
羊坊店小学校长张卫东表示,“三精准”工程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提供了高倍显微镜,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每个学生存在的体质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我们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说,“要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精准干预,这涉及大量的工作。我们把家长也调动起来了,他们是主力。”
记者在羊坊店小学“三精准”检测分析报告中发现,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去年10月体测成绩是61.95分,刚刚及格。今年4月,他的体测成绩却蹿升为80.95分。该校体育老师对记者说:“这主要是他父母的功劳。他们在拿到孩子的精准分析报告后,根据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课后对孩子进行体育辅导。这个学生的弱项是50米跑,于是他们就在晚上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园跑步。半年之后,他的50米跑的成绩从原先的10分提升到了60分,总成绩也大有提升。”
“三精准”项目具体负责人侯莉娟博士透露,根据他们采集到的数据分析,现在小学生依然存在超重和肥胖的趋势,尤其是男生。她说:“有些小学四五年级的男生肥胖比例比较高,其实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明显的苗头了,有的学校三年级男生的超重比例达到了19%。”
她认为,每个孩子存在不同的体质问题,干预不能一刀切,必须需要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失去橄榄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