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发展体育产业“四川模式”正在行动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就宛如一缕春风吹拂在神州大地。
迎着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春风,四川体育迅速行动起来。9月3日,四川省体育产业联合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9月20日,四川体育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些在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这盘大棋上重重落下的一枚枚“棋子”,预示着四川体育产业正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体育经济的舞台,走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行列。
近年来,四川体育产业发展一直是个短板,呈现出小、弱、散、乱、自由发展的状态。据2017年度财报,四川省体育产业产值1000亿、增加值355亿,与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态势相比,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当地经济贡献较小,产业规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如何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为经济发展作贡献,为全民健身、为老百姓服务,成为四川省体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和工作的重心之一。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四川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四川省体育局响亮地提出了“迎春风,抢机遇,大胆走体育产业创新之路”的发展思路。思路明确了,怎么走创新之路呢?根据四川体育“123456发展战略”中建设体育强省的发展目标,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四川省体育局明确提出“激发千亿各类资本,打造万亿体育产业”“聚天下之才(财),办体育大事”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事实上,四川体育产业发展的这一思路,是经过一年谋划,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这一提法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到的“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谋而合。
按照这一创新思路,新组建的四川体育产业集团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其中民间资本占90%,四川省体育局利用知识产权国有成分占10%。集团业务将覆盖体育赛事与表演、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体育装备制造、体育地产、体育金融、体育互联网大数据、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旅游与康养、体育农业、体育传媒等10余个领域,高质量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努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产业集团。
作为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的经营主体和投融资平台,四川体育产业集团坚持“聚天下之才(财),办体育大事”的发展理念,聚焦“赛事专业运营平台、体产要素聚合平台、文体旅商融合平台”三大定位,打造承载“全球体育产业资源聚合、以现代金融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反哺和安置退役运动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体育产业龙头企业。
对于国内首家利用民间资本控股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体育产业集团经营模式的创新之举,四川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冬灵表示,该战略是市场化阶段战略,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要提升产业化竞争能力,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它的抓手、载体就是集团化、市场化,通过集团的方式进入市场,更加体现这个制度的灵活性、便捷性,更加有利于参与市场化竞争,体现其生命力。抓体育产业是体育部门的使命和担当,通过体育产业发展,一方面助推经济发展,让体育产业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增加体育系统的造血功能,从而反哺体育事业的发展。
罗冬灵强调,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一要聚天下之才办体育大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二要聚天下之财办体育大事,树立大体育观、大产业观、大人才观、大资源观,体现开放开明。而作为体育行政部门,要引领四川体育产业发展,要规划好发展思路和战略,同时也要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工作中要把体育行政部门的资源用好,支持扶持产业集团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航程,逐步形成四川体育治理的现代化,提升体育产业治理能力。(邓红杰 转自9月26《中国体育报》01版)
(责编:胡雪蓉、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