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扩张中面临萎缩,但在面向大众、具有集体性的廉价体育之外,面向个体的健身房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也被视为国家体育健身产业的重要部分。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日”的确立,以及2016年“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的确定,对于政府而言,无论健身房运动还是廉价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综合国力都有积极作用。廉价体育和健身房都成为今天生命政治的管理方式。
健身APP:平民化健身?
据统计,2018年中国健身俱乐部的总数已达5861家,这意味着每百万中国人即对应4.2个健身俱乐部。在近两年的城市服务业平均薪资榜上,健身教练一直位居前三甚至第一。健身教练已成为真正的高薪职业。这也意味着更多经济能力不足的人被阻隔在健身房的准入门槛之外。
如今,健身房和跑步机开始成为中国人现代都市生活的标配。而这个时代平民化健身的选项,除了公共空间的广场舞和太极拳,还多了可以在家使用的健身APP。2018年,中国的健身跑步类APP用户人数已突破2.5亿。利用智能手机,健身APP降低了健身的门槛和成本,新手可随时享受免费或付费的健身指导。
大众健身往往需要一个组织单位,需要占据大量的公共空间。而如今,健身APP则可以将健身留在私人领域。这正应了汉娜·阿伦特的说法,希腊人在家庭和公共世界之间所做的明确区分:“维持赤裸生命的活动,必须要在其他人的视野之外完成。”健身APP改变了健身房的运动逻辑:人们对基本生物过程的自我控制——写满了痛苦、泪水和高潮的脸庞,不必再暴露于健身房的镜子以及陌生人的非社会性陪伴之中。健身APP让健身成为私密的事情,进一步取消了身体在公共空间的肉体存在——尽管在社交网络上打卡等行为,依然意味着健身将始终是高度景观化的行为。
如今,健身这件事透露出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全面内卷,原子化是正当且舒适的存在状态,亦符合社会期许,这种无限向内的倾向强调自我和他者的分离,包括把自己的身体也处理为他者。无论如何,健身的风靡宣告着我们正告别大众体育时代的运动风格,而无论是悲是喜,身体在当代消费社会之中再难以摆脱景观化的存在方式。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