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在通往体育强国的路上,青少年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0多年下滑,33%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增强青少年体质,已逐渐成为中国体育绕不开的话题。
不久前,官方接连发布了3份重磅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义深远。
其中,《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直击多年来体育+教育发展痛点、难点。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河南省栾川县狮子庙镇中心小学,学生们在新的塑胶运动场上上体育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如果说“体育课留作业”已经成为未来体教融合的风向标,那么,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列为中考计分科目并逐步提升分值,无疑是用硬性指标给校园体育“兜底”。
过去,校园体育长期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随着越来越多刚性措施的落地实施,倒逼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将对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体教融合步入快车道,同样是对中国体育这颗“大树”的固本培元。推进国家队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相衔接,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并选拔优秀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种种措施保障打通专业人才上升渠道,让养分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主干。
资料图:陈梦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直面挑战,竞技体育强根固本塑“军魂”
建设体育强国,竞技体育水平是备受关注的环节。这一年,东京奥运会推迟举行,给各支队伍备战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延续和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和竞技状态成为过去一年最为严峻的课题。
艰难时刻,中国运动队积极调整备战策略,将重点瞄准精雕细琢技战术、恶补短板、狠抓体能。“考验如火,淬炼成金”。在隔离防护的背景下,步履不停的运动健儿基本实现“该拿的资格都拿到”的目标,勇于直面挑战也是铸就一支勇猛之师的应有之义。
足篮排“三大球”影响力大、关注度高,《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与基础大项实现均衡发展。这一年,“三大球”再次迎来全面提升的契机。
资料图:国足主教练李铁。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以足球为例,“为球员营造健康积极正能量的成长环境”、“确立以球员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不以竞赛成绩为单一考核标准”,在2020年底公布的《中国足协青训大纲》指导下,明确青训发展目标理念的中国足球将步入有序、良性的正轨。
迈向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国足球改革步伐愈发紧凑。近日,中国足协相继推出职业联赛最严限薪令和《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职业联赛良性发展、青少年人才储备和国家队发展目标等多个角度为中国足球发展谋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