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李赫) 记者从北京市体育局获悉,19、20日两天,2019年度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家鑫园温泉酒店召开。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杰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中他充分肯定本年度全市体育竞赛管理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对2020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负责人作2019年度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工作报告。市体育局竞体处、青少处、产业处,市冬运中心、市社体中心、北京武术院、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各区体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及市级有关单项协会代表约160人参加会议。
据介绍,2019年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体育赛事“放管服”改革、强化裁判员管理基础建设和举办精品体育赛事等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首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上还介绍,在推进体育赛事“放管服”改革方面,北京市体育局注重加强赛事监管顶层设计,夯实竞赛管理工作基础。
图片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具体工作方面,一是加强赛事规划布局,助力首都体育协调发展。为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举办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为导向,加强全市体育赛事的统筹规划,不断完善赛事项目布局。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汇总体育赛事计划共计474项,其中国际体育赛事28项(A类7项、B类9项、C类3项、国际性9项),全国性体育赛事25项,京津冀地区系列体育赛事22项,市级竞技系列体育赛事82项,市级群体系列体育赛事140项,区级体育赛事177项。
二是赛事监管提档升级,“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管和服务的通知》要求,健全赛事监管政策,推进《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创新赛事监管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对全市体育赛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社会办赛提供服务。
在加强裁判员管理基础建设方面,以强化竞赛管理工作为抓手,努力实现裁判队伍健康发展。
一是突出冰雪项目重点,统筹裁判员项目布局。全年共举办裁判员晋级培训班32项次,其中涉及冬季项目5项次,全年总晋级人数约500人。全市注册裁判员共计5706人,涉及62个项目。其中,国际级138人,国家级673人,一级2595人,二级1313人,三级987人。裁判员队伍年龄整体呈现年轻化态势,综合素质较高,与北京市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定位基本相适应。
二是完善服务措施,规范裁判员管理工作。根据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零跑动”的要求,将市区分级办理的裁判员技术等级称号的确认调整为主动服务事项。对全市裁判员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网站与微信的注册功能同步,让年度注册工作更加简化、便捷。同时,为规范裁判员培训工作,制定了《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从培训的报名、授课、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图片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三是强化裁委会建设,加大扶持力度。自实施新的《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以来,积极推进已有市级单项协会裁委会的规范化管理,以及部分协会裁委会的新建工作。根据裁委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北京市市级单项协会裁委会工作办法(试行)》,帮助指导各协会裁委会更加规范的开展工作。
在举办赛事方面,全力打造体育竞赛工作亮点,实现各类赛事多点开花。
一是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助力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年共举办大型国际赛事28项,2019年篮球世界杯于9月15日圆满收官,实现了“精彩、卓越”的办赛目标。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北京马拉松、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性赛事相继成功举办有效助力了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