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带来了更多思考,“想在一个项目上真正达到一定高度,不能没有文化学习,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让更多人能参与冰球。”张晶只身到北京,从“白纸”绘起,在她印象中,当时在北京喜欢滑冰的人不少,可对冰球的认识非常简单,“商业冰场在节假日偶尔有冰球表演,引得楼上楼下很多人围观。”凭此前的运动经历,找到落脚的冰场并不难,也不愁没孩子来学冰球,但让张晶困扰的是女孩少之又少,“几年下来,零零星星有几个,因年龄差别较大始终无法组队,不少女孩子都散在男队里,这种状况延续了六七年。”
后来,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成立北京市青少年女子冰球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但张晶也找到了“圆梦”的可能,她成为队伍的教练,“得了病似的”把冰场周边的学校跑了遍,一看到小女孩,就先问人家多大了?爱不爱打冰球?注册了没有?“大家都笑我得了职业病。”可她乐在其中,“因为冰球对小丫头们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她们能收获比同龄人更多的自信、坚强和勇敢,或许会更成熟,这种成熟体现在对事情的判断和认知上,这对女孩很重要。”
2019年,张晶带北京队第一次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一场比赛快结束时,场上比分是3∶3。当年中国队和瑞士队打成2∶2的一幕瞬间闯进她的脑海,“压抑多年的情绪和不甘心一下子涌出来”,张晶露出疯狂的一面,声嘶力竭地向小队员喊着:“加油”、“胜利”!“队员也真是拼了,最后的比分是4∶3,我们赢了组队后的第一场胜利。”回想起自己当时的心态,她坦言:“孩子们只是单纯地想取得胜利,但我除了想让她们赢,更不愿让我当年的遗憾在她们身上重演。”她小心翼翼地撕开过旧创,“现在来看,我们当年其实是提前把胜利放兜里了,可世界上没有必然的赢。”
5场比赛结束,这支业余选手组成的队伍拿到了亚军,张晶又哭了,“我看到了希望。”她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当年在场上经历了“黑色6秒钟”的队员几乎都没离开冰雪运动,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盼着能有更年轻的女孩能披上国家队的战袍,站到冬奥会赛场上实现她们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我的学生里,哪怕有一个能站在奥运赛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晶发自内心地羡慕现在的孩子。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如果有超能力,她希望把20多岁的自己变到这个时代,“我能专注打球,还不会错过校园生活,最重要是北京冬奥会是再好不过的机会,我想把缺失的东西补一下”。可如果超能力只能用一次,她毫不犹豫地回到16年前的11月14日,“一定要调回那10秒钟,绝不让它出现”。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