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广场舞是大妈们的“社交圈”,对于许多中老年男人来说,足球场便是他们的精神慰藉自留地。
清晨6时的武汉市青少年宫足球场 武一力 摄
奔跑、传球、射门,进球如麻……你没看错,奔跑在绿茵场上的,是一群平均年龄68岁的足球“老炮儿”,气势丝毫不输年轻人。
将足球视为“第二生命”的杨占成正是其中一员。
今年83岁的杨占成是武汉市青少年宫田径足球场上的头号明星,他是中国首批国际足协裁判,1984年担任过泰国皇后杯等国家级联赛。如今,只要天气允许,他的身影必定出现在足球场上。
踢球前的“茶话会” 武一力 摄
在孕育了众多国脚名将的武汉,有不少像杨占成这样的老年足球爱好者,绿茵场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慰藉自留地。
在球场上,秃头和啤酒肚都不是事儿,谁踢了一脚漂亮的好球,谁就是整个球场的“爱豆”。
球员们在球场上踢球 武一力 摄
清晨6点,一场热闹的“足球茶话会”在青少年宫足球场拉开序幕。
此时,家住武昌、汉口、汉阳的足球“老炮儿”们不约而同地背着双肩书包,赶往球场。
球员们一起分享零食武一力 摄
球员们自带的茶缸和背包武一力 摄
他们从包里掏出枸杞、茶叶、水壶、香烟和点心,依次摆放在塑料布上,在树荫下支起小马扎,换上球衣、护膝、长袜和黑胶球鞋,开起了踢球前的“茶话会”——这是“老炮儿”们专属的浪漫仪式。
2007年成立的宝岛队是场子上最“打眼”一支老年球队,他们宝刀未老,球技酷炫,一副不服输、不服老的架势。偶尔也会有小年轻前来围观,“老炮儿”们便打趣地说:“你们年轻人体力可能还比不过我们呢,不服来战!”
足球场成为中老年男人的“社交圈”武一力 摄
宝岛队队长徐佳是一名58岁的退休船员。他介绍,来踢球的最年轻的50岁出头,最年长的有84岁,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打发时间的退休职工,因热爱足球聚集在一起,是非专业的“草根球员”。
事实上,这些“草根球员”中有不少曾经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除了中国首批国际足协裁判杨占成,还有曾任湖北三队前锋的熊国华,前国脚林强,湖北队守门员兼队长的殷立华……
“茶话会”是球员们踢球前的基本仪式 武一力 摄
身体上了年纪,但灵魂依旧追寻刺激。
上午9点,阳光灼热。此时,球队班子自发开始了一场九人制足球赛,吸引不少男女老少驻足观看。酷炫的球技博得场下一声声热血沸腾的“好球”,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
也有些“老炮儿”因身体原因,不能上球场剧烈运动,只好在场下过过瘾。
今年年初,68岁的孙和平做了两次支架手术,身体刚恢复好,就迫不及待地重返绿茵场,和球友们踢上两脚。孙和平说,自己踢了50余年球,如今身体不比当年,只能在场下和大伙儿一起品品球技、吹吹牛,过过“嘴瘾”。但是能和足球在一起,这就是孙和平心里最快乐的事。
球员老毕和小球友 武一力 摄
55岁的老毕是名足球E级教练员,一个月前,他在球场上偶遇几个正在玩皮球的孩子。“这些小孩很有运动天赋,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爱踢球的自己。”老毕说。
可惜的是,孩子们就读的小学还没有开设足球课。了解情况后,老毕决定免费给孩子当教练。每天早上7点,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会来到青少年宫足球场找老毕踢球,老毕也会教给他们练一些足球基本功。他说,希望尽己所能为中国足球培养好苗子。
球员们三五成群一起踢足球 武一力 摄
球场另一端,58岁的老谢正在和三两球友“秀球技”。他当了一辈子的司机,落下了脊椎病和一些慢性病。刚退休不久,他便来到足球场“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