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小眼镜,奔向运动场
——从二青会透视学校体育发展
8月17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田径项目体校甲组女子3000米障碍决赛中,成都市体育运动学校选手唐庭婉以10分10秒27的成绩获得冠军。唐庭婉在比赛中踏出朵朵浪花。 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首设社会俱乐部组,体现了“开放办赛”的理念。社会俱乐部的运动员,不少都是普通在校学生。在“学生军”闪耀二青会赛场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考。
“学生军”闪耀二青会
皮肤黝黑,身材健硕,鼻梁上却架着一副眼镜。“如果能更早接触到赛艇,或许就不会戴眼镜了。”来自中山大学赛艇队的楚鸿飞笑言。
楚鸿飞是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无暇进行体育锻炼。进入大学后,出于好奇,再加上想锻炼身体,便加入了学校赛艇队。慢慢地,他爱上了这项运动。“几个人通力合作,划得很舒服,就像在水上飞起来一般。”
赛艇对运动员的力量和技术要求都很高。“这项运动带给我的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多是心智的磨砺。”楚鸿飞说,此次参加二青会,并不为追求名次,只是为了增长见识,获得走航道的经验。
在二青会各个比赛场上,不乏“学生军”的身影。
在首届青运会上杀入女子篮球比赛八强的长沙雅礼中学此次以长沙雅奥俱乐部的名称参赛,有的队员比赛结束后就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主帅彭丽君表示,青少年球员以往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非常有限,此次办赛改革使得更多年轻球员有机会在综合性运动会上展现自我。
二青会不仅给了这些学生参赛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在赛事组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共有包括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10余所大中专院校承办了多项比赛,这些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因此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在学校比赛,也营造了体育氛围,增强了学生锻炼意识。
多因素制约学校体育开展
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引发关注,各方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全国多所高校实行体育改革,用硬指标约束来帮助提升大学生体质。如清华大学要求,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不会游泳者不能毕业。
中山大学体育部老师赵云雷说,在学校推广赛艇运动,也是为了拓展学生们的锻炼途径,把他们从手机上“抢”出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学校体育更应从中小学抓起。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老师孟林盛说,一些大学生体质差正是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不到位造成的。
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然而,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楚鸿飞也说,高中学业压力太大,有的同学就连上体育课都在教室刷题。
其次,部分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畏首畏尾,因噎废食。一位初中体育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对体育课比较重视,毕竟中考要考,但安全问题是他们最担心的,如体操、单双杠、跳马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一律不开。“想开不敢开,怕有学生受伤,家长闹事,我们也不想找麻烦。”
第三,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也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上述老师在一所私立初中任教,学校规模较大。“每天有18个班同时上体育课,一个班活动的地方只有篮球场那么大。”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陈安平说,在青少年时期,体育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磨砺意志、塑造人格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国家不断出台加强青少年体育方面的政策,很多措施也很具体,关键是贯彻执行要到位。
如何才能执行好?“这还是一个意识的问题。不少人对健康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陈安平说,从政府部门、学校到家长、学生都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陈安平认为,现在中小学的体育课有一些缺憾,比如体操、田径项目开展不足。“一些孩子身体不协调、柔韧性差,原因就是基础性的体育项目没有开展好,有些项目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但这都是借口,不能成为不开展相关教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