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3亿人上冰雪渐成现实 北京冬奥会的首张“遗产”答卷(2)

2021-07-06 09: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以国家速滑馆为例,其前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场和曲棍球场,蜕变为“冰丝带”后将在冬奥会期间举办速度滑冰比赛。场馆采取全冰面设计,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可满足速度滑冰、短道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五大类冰上运动项目的竞赛和运动需求。赛后,这里将打造成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冰上中心,成为市民参与冰上运动的好去处。

  而作为中国唯一的雪车雪橇场馆,位于延庆赛区的“雪游龙”赛后不仅能承接各类高级别相关赛事,为国家队提供专业训练场地,更早已在赛道预留大众体验出发口,兼顾大众在专业安全保障情况下体验该项运动。

  “对一些新建的非竞赛场馆,我们也提前谋划了赛后利用方式。比如北京冬奥村,赛后将转变为人才公寓,面向首都高级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延庆冬奥村赛后将转变为酒店,满足高品质度假需求。张家口冬奥村赛后将主要作为酒店式公寓及康养中心运营。”韩子荣说。

  但无论是竞赛场馆还是非竞赛场馆,绿色、低碳、可持续都贯穿始终,这也是确保奥运遗产能留存发展的关键。甚至对各赛区而言,通过坚持绿色转型升级还能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韩子荣介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加速了主办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步伐。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较2015年分别下降47.9%和26%。京张治沙覆绿成效显著,两市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北京市森林覆盖率2019年达到44%,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2.4%;张家口市林木绿化率2019年达到50%,比2015年提高13%。京张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19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5%,比2015年提升了6.6%。

  让城市更加便利、包容

  除了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交通设施相连相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同样也是以冬奥会为牵引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体现。在韩子荣看来,这也是北京冬奥遗产工作的重要内容。

  京张高铁和京礼高速运营通车,赛区内外多条干线和客运枢纽的完工和推进,不仅满足奥运需求,也为赛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京张高铁于2019年年底开通运营,北京清河站至延庆站仅需要20 分钟、至张家口太子城站仅需要 50分钟,大大缩短了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的通行时间, 据统计,京张高铁开通运营1个月运送旅客近140万人次。而全线贯通的京礼高速使延庆赛区至张家口赛区的转场时间由原先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50分钟,也使自北京六环转京礼高速至太子城赛场由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一半时间。

  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降低办赛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更将张家口直接纳入首都1小时生活圈,促进张家口和延庆地区冰雪、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据北京冬奥组委张家口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莉介绍,截至2019年年底,崇礼区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达3万多人,有滑雪教练,也有酒店服务人员等。

  而延庆区副区长叶大华也表示,延庆大力培育现代园艺、冰雪体育、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无人机四大重点产业,2.4万名中小学生掌握冰雪运动技能,越来越多延庆人吃上“冰雪饭”。

  以冬奥筹办为契机,京张地区还加大了在通信设施、住宿餐饮、医疗服务、市政服务等方面投入,并建立健全协同共享机制。而在完善城市功能的过程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营造包容性社会氛围至关重要。

  “赛会所有场馆将按照国际标准和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这些设施赛后会继续使用,也将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可借鉴样板。”据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介绍,北京市全域缘石坡道基本实现全覆盖,“断头路”明显减少,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张家口市加大各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强盲道、缘石坡道,无障碍电梯、卫生间、车位、标识,接待和服务区域低位设施的改造,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更加便利。

  但仅有无障碍设施还不够,王梅梅表示,还需鼓励残疾人群体以志愿者、建言献策等方式关注和参与各类冬奥、冬残奥活动,更需呼吁社会对残疾人群体予以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当助残的主动性、专业性有了新的提升,残健融合、平等共享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这就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留给残疾人最有价值的遗产。”

  本报北京7月5日电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