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鹏还有一个身份——广州体育学院副教授。退役后,他选择进校园,“带最普通的篮球班、校队,整个男女篮我都可以负责,你们有问题都可以来问我,这是真正要在学校里做的事情。”王仕鹏说。提及原因,他先叹了口气,“太多的教田径的、教举重的都去教篮球,是我不太想看到的。说是为中国篮球做贡献,我们希望真正地、踏踏实实地做点东西,不是光嘴上说的。”
为人师表,王仕鹏也注重给自己“充电”,赴塞尔维亚、立陶宛、美国等篮球强国学习,了解当地从小学到大学的篮球教育体系。2017年,他前往恩师尤纳斯的家乡取经,跟退休的“老头儿”到学校走访。“看完训练之后,尤纳斯告诉这些教练8岁应该怎么练、10岁应该怎么练、12岁应该怎么练,这些经验对年轻教练来说非常珍贵。”王仕鹏说。
在学校里,王仕鹏教课、带训练,备战CUBA亲自做球探报告,为的是向职业球队看齐,“想反馈给他们的是,教练都在这么认真地准备比赛,球员更应该好好对待。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比赛要有分析、准备、策略和临场,才是一场完整的比赛。”
“我们的人才库应该很好地走到学校里去。”中国校园篮球近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王仕鹏认为,应该以此为契机,扩展人才储备途径,这也对学校篮球的训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真正能像专业队一样去训练比赛,才能不枉大学四年篮球人的生活。”
“我看过一篇报道,去年美国大学体育的收入是140亿(美元),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市场,不光是篮球,其他项目也都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校园去,”王仕鹏看到了校园的潜力,希望通过努力,为中国篮球开辟新的人才库。“体育体育,有体有育,这才是对体育的诠释。”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