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半程马拉松赛上,肯尼亚的卡姆沃洛以58分01秒的成绩,把原男子半马(58分18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17秒。
而原来的半马世界纪录是去年10月刚刚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创造的,才保持了11个月。
至于男子全程马拉松,去年9月在柏林马拉松赛上,34岁的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以2小时1分39秒的成绩把原2小时2分57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1分18秒。
那么,马拉松破纪录为什么变得平常了?人类“破2”即将指日可待?
首先我们来几组数据。2017年以来,男子和女子、半程和全程的马拉松纪录都被改写了。
2017年10月22日的瓦伦西亚半马,肯尼亚的杰普科斯盖创造了1小时4分51秒的女子半马世界纪录。随后的2017年4月的伦敦马拉松赛,肯尼亚的凯塔尼以2小时17分1秒的成绩打破了英国名将拉德克里夫保持的2小时17分42秒的纯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其实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还有一个,拉德克里夫保持的2小时15分25秒的纪录,这是她2003年伦敦马拉松和男子选手同场竞技时跑出来的。
从各大洲的情况来看,不少马拉松纪录也被打破。
2018年10月的芝加哥马拉松赛上,英国的法拉赫以2小时5分11秒的成绩夺冠,改写了国家纪录和欧洲纪录;大迫杰以2小时5分50秒的成绩获得第3名,改写了2018年东京马拉松设乐悠太创造的新的亚洲纪录。
而在2018年,亚洲男子全程马拉松纪录破了3次,除了2月份的东京马拉松、10月芝加哥马拉松日本选手破纪录外,去年12月2日的瓦伦西亚马拉松上,巴林选手哈桑·阿巴斯也创造了2小时4分43秒的新亚洲纪录。
那么,为什么世界纪录、洲际纪录屡屡被破呢?
首先是马拉松赛事在整个中长跑项目中,有单独的比赛和可观的奖金。
目前世界6大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提供了丰厚的奖金,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也提供了不菲的名次奖金。许多赛事还有出场费、破纪录奖(赛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奖金吸引了诸多马拉松好手摩拳擦掌,全力参赛。许多原来的场地跑的5000米、10000米运动员也改为马拉松选手了。
其次是马拉松选手的运动寿命比较长。
马拉松看上去是耐力运动,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速度项目。在力量、速度、耐力3个指标中,力量最容易消退,速度最难消退。如果加上经验,那么马拉松选手的运动寿命可以保持10年。
有些中长跑选手在年龄大了之后,反而转到马拉松项目上。如格布雷西拉西耶、贝克勒、基普乔格。
法拉赫在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后,也开始转到马拉松上,并且在2018年屡创个人PB(最好成绩)。1984年出生的基普乔格今年35岁,却处在他个人的巅峰时期。
在顶尖层次,加入的马拉松选手越多,创造世界纪录的概率也就大增。
第三是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如果说非洲选手到欧美国家训练、全球参赛主要是基于改善经济状况,那么日本选手对马拉松的重视,可能出于其深厚的马拉松文化。
日本选手在2018年的马拉松上风光无限,在波士顿(川内优辉)、东京(设乐悠太)、芝加哥(大迫杰)3项马拉松大满贯上,分别夺得男子冠军、亚军和季军,并且2次打破亚洲纪录。
如果算上井上大仁的雅加达亚运会冠军,4位不同的日本选手在4项重要的赛事上都站上了领奖台。
同样在9月15日,日本的马拉松奥运选拔赛在东京举行,路线“复刻”明年的奥运会路线,目的就是为了东京奥运会上有日本选手站上领奖台。
而韩国和中国马拉松也拥有底蕴。韩国选手黄永祚曾夺得1992年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中国选手周春秀夺得2007年伦敦马拉松冠军、2008年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铜牌;中国的白雪也获得过2009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冠军。
不过,人类对于马拉松终极纪录的冲击还未完成,那就是——跑进两小时。
2017年在意大利蒙扎赛道,基普乔格进行了第一次“破2”挑战。在有人“破风”的“实验室”条件下,他只差25秒就可以完成这一壮举。
今年秋天,他还将进行第二次挑战,全球体育迷也在拭目以待下一个马拉松纪录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