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马克学习制冰的,是专门培养的大学生制冰人才。他们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2019年,“冰丝带”和“冰立方”共同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办“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为国内冰上运动项目“冰务团队”培养、储备人才。这次测试活动,班里22名学生来到“冰丝带”进行制冰实习,10人去“冰立方”参与工作。
国家速滑馆团队负责人武晓南说,他看到的,是年轻一代对冬奥会的热情:“场馆制冰涉及大量工作,有些任务对不满20岁的学生来说是很辛苦。同时,这群孩子通过与国内制冰师和国际顶级制冰师交流学习,自己也有非常好的提升。”武晓南介绍,“本次制冰工作,中外方团队合作更加默契,制成的赛道更加洁白、干净。经此一役,团队对测试活动乃至冬奥会的制冰更有信心。”
说到制冰速度时,武晓南提到了一个细节。“制冰师马克有个习惯,制冰之前都会蓄须,制冰完成后会把胡子刮掉。但当我前天见到他时,发现他已经比计划早几天把胡子刮了。也就是说,此次制冰的时间比上次的14天提前了3天。”
这也是所有北京冬奥冰上场馆都在做的,将工作流程细致到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
测试活动的记录精确到秒
国家体育馆的潘忠明介绍,此次测试活动对标奥运水平,场馆每一个细节记录精确到秒。“我们首先按照国际冰联的有关规则,对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桌面推演,也有实际模拟,尽可能模拟出高水平的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针对这些情景做成应对方案,记录下来制成脚本,所有的记录都是精确到秒,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的培训都是有针对性的。”
不同的场馆根据承接项目的不同,面对不同的压力。五棵松中心的压力,是确保在比赛时间准时开球。“距离开赛一个半小时,我们场馆团队就要启动90分钟倒计时,”五棵松中心团队负责人陈双表示,团队参考高水平冰球比赛的流程,为五棵松做了倒计时方案的测试。
“我们会从开赛前90分钟,一直到开赛那一刻,做90分钟倒计时,我们从体育展示,赛时,到颁奖环节。还有物流等等各个业务口全部打通,撰写了这个具体到每一秒的倒计时的脚本。”陈双表示,几天来她们通过测试赛,对这套脚本进行演练,“我们按照这个脚本,在前期也是进行了多次的演练,来确保我们可以在既定的比赛时间准时开球。能一秒不差,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
首都体育馆面对的压力,来自两个最热门的冬奥项目,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奥运比赛将在首都体育馆的同一块冰面举行,冰面转换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兼任首体场地转换项目负责人,也是测试赛裁判长的申鸰介绍,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在冰面厚度、制冰温度、保护垫厚度、裁判席位、摄影机位、景观方面完全不同,都需要进行场地转换。
此前,首体进行了两次预演。第一次,光换防护垫环节,用了40多分钟。“之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协调会,借鉴了平昌和索契冬奥会的比赛,转换的视频,让各个部门明白自己的职责,明白应该怎么转换。”申鸰说。第二次,换垫时间缩短到27-28分钟。
为冬奥“练技”: 建立基于5G的转播高科技
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需要什么?需要建立基于5G的转播高科技,还需要针对运动员、观众,乃至媒体等各种人群需求的理解和服务技能。这些“技”,是每一届成功的冬奥会都需要的。
在“冰立方”,场馆运行团队的媒体服务部门,显然非常了解媒体的需求。根据防疫带来的社交距离要求,在测试赛期间,冰立方的混采区,要求记者与运动员必须有2米的隔离距离。
让媒体感动的是,冰立方的新闻团队,了解媒体的需求,是清晰收录到运动员的声音和画面。尽管2米的隔离区让媒体设备架设遇到麻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电视媒体伸出援手,帮助为媒体递话筒、调试灯光。在混合采访区采访时,工作人员主动帮助记者招呼路过的运动员,还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和秩序。
黑科技“利器”用于防疫
严格的防疫要求,似乎给场馆运行团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在人员往来穿梭不停的体育馆中,要求团队在一瞬间找到那个体温异常的人。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就有这样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