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女排锁定东京奥运会入场券。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尽管不必过多担忧因疫情降低训练质量,但当东京奥运周期由4年延长至5年,如何应对并无前车之鉴的全新局面科学备战?即便强如跳水、国乒这样的梦之队,这同样也是待解的难题。
而所有问题的症结似乎只有一个,那便是“未知”。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坦言,奥运备战是按照“四年一届”的周期来的,目前“4+1”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很多变数和未知的东西。
奥运会延期,原有的计划被迫脱离预设轨道,这是所有运动员都面临的困扰。但挑战亦是机遇,应变原本就是赛场内外不变的课题,备战奥运不是守株待兔,直面挑战、补足短板才是铸就一名优秀运动员、一支勇猛之师的应有之义。
资料图:中国跳水队进行队内测验 富田 摄
赛事取消 选手状态如何保证
尽管东京奥运会已经确定新的日程,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也正紧急制定新的赛历。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缺乏高级别赛事仍是运动员和代表队需要面对的冰冷现实。
受疫情影响近期赛事相继取消,影响的不仅是运动员的收入,缺少真枪实弹般的竞争氛围,选手如何保持竞技状态同样引起外界担忧。中国游泳协会、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曾说:“长时间训练,运动员没有设定一个目标的话,思想容易疲劳。”
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法。一个月前,一场“特殊”的中国跳水冠军赛在北京展开角逐。没有观众、媒体,比赛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这是中国跳水队在疫情面前取得的又一次突破。
资料图:中国游泳协会、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
不止跳水队,射击队举行虚拟比赛,运动员在大屏幕上与对手竞争;国乒在海外集训期间上演“性别大战”;中国田径协会鼓励各省市区田径训练基地举办比赛……各协会在备战过程中的花样百出,也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保障。
沉淀心态 摒弃负面情绪
近日,美国女排主教练凯拉里曾透露,得知东京奥运会延期后,许多美国女排的队员们既感到如释重负,也感到难过。的确,面对延长一年所衍生出的诸多未知因素,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的运动员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正如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的那样:“随着年龄增长,依然要在训练中再多坚持一年,这份艰难只有运动员自己最清楚。”一旦选择继续坚守,要付出的又岂止是汗水和时间那般简单。
尤其是对于职业生涯步入暮年的老将而言,漫长职业生涯积累的伤病和倦怠,也并非咬紧牙关就能挺过。从昔日中国体坛领军人、37岁的林丹,再到32岁的马龙、31岁的苏炳添们……每个人都在和时间抗争,在与自己的作战中坚守着。
如此变局之下,难保每个运动员都可以从容应对。此时,在关注竞技状态的同时也密切聚焦心理波动,帮助他们及时摒弃负面情绪,与训练同样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