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冰雪运动员退役 加入筹办北京冬奥会

2021-03-22 05: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退役运动员工作在冬奥筹办一线,用他们做运动员时的经验和退役后所学贡献力量
  冰雪运动员退役 加入筹办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协助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和竞赛组织等众多方面,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确认运动员服务的标准和水平,监督相关工作落实。除了运动员委员会,在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还活跃着许多曾经是运动员的工作人员。

  新京报讯 在筹办冬奥会的团队里,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工作在冬奥筹办一线的退役运动员们。曾经在冰雪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如今,他们用自己做运动员时的丰富经验和退役后的所学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经中国奥委会、中国残奥委会推荐,北京冬奥组委研究决定,杨扬、赵宏博、叶乔波、陈露、周洋、李妮娜、王海涛、王皓等19名运动员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杨扬任主席。  

  作为运动员,他们在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中大有可为。在场馆建设和竞赛组织等众多方面,运动员代表们都可以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协助北京冬奥组委确认运动员服务的标准和水平,监督相关工作落实,就运动员服务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维护运动员权益。

  “我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那八年参加过夏季、冬季奥运会,每次作为委员去参加奥运会,一个任务就是带着各个承办国、承办城市的代表团去走访奥运会,其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运动员的事情在奥运会当中作为头等大事被解决了,奥运会就成功了95%。”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说,运动员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在北京冬奥会筹办的过程当中,在所有相关工作中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原则落实到位。

  ■ 对话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短道速滑项目竞赛副主任马常宇:

  在奥大求学期间同学都叫我战士

  除了运动员委员会,在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还活跃着许多曾经是运动员的工作人员,而北京冬奥会宣讲团成员马常宇就是其中一位。近日,她向记者讲述了她从退役到参与冬奥筹办的故事。

  新京报:你曾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取得过冬运会冠军,给我们讲讲训练比赛的经历?

  马常宇:我练习滑冰非常偶然,因为爆发能力被体校教练选中,开启了我的滑冰之旅,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了一名专业的运动员。

  从业余体校到最后退役这十三年,离不开家里唯一支持我滑冰的父亲,但在2002年8月我入选国家青年队的同月份,父亲永远离开了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虽然取得了冬运会冠军,但离我心中的目标还差很远,直到2010年因伤退役都是抱有遗憾地离开了赛场。那时候我激励自己:“未来职场的成功转型才是真正的赢家。”

  现在,我在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任短道速滑项目竞赛副主任。十年前,我在短道速滑赛场上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着;十年后,从赛场转战职场,为我的职场生涯继续拼搏。申奥成功,才让我有机会成为冬奥组委的一员,为国家这百年一遇的冬奥盛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京报:离开赛场后,你还攻读了体育管理硕士,是第一个赴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攻读体育管理硕士的中国学生?

  马常宇:是的,赛场转战职场之初,从不会使用电脑,到执行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在中国境内的落地;从英文基本零基础,到出国攻读体育管理硕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体育产业高管课程的深造;再到进入企业市场化运营管理独立的项目,这些运动员时期所塑造的独有特质,都是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给我带来的。

  2014年,我作为第一个中国学生赴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攻读体育管理硕士。全英文授课,10个月完成29门课程近50项大大小小的考试和论文答辩,语言是我最大的障碍。

  开学初期,学校和国内的对接人都担心我会因为压力中途辍学。这不仅浪费了仅有的1/20奖学金名额,更影响未来奥大在中国的招生计划。但我的目标非常坚定,一定完成学业归来。我知道,这是在代表国家和中国运动员的形象而学习。

  新京报:求学和做运动员不一样,你是怎么克服读书过程中的困难的?

  马常宇:同学们都叫我战士,说如果同样的情况换成他们一定会中途辍学,真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的回答就是:I am a Chinese, I was an athlete. 论文答辩前,乌干达的一名同学组织了其他9名同学帮助我修改论文的语法,让我从心底感动。最终,我通过全部考试,并以班级中上等的成绩顺利毕业。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