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踢球为生的人,在中国占比很少,也正是这个小圈子的人们,时常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为啥呢?
很多人,都会给出一个直接的结论——他们踢得不好。踢得不好,还挣得多,真是太气人了。
吴金贵。图片来源:青岛队官微
中超青岛队的主帅吴金贵前几天有言道:“有的球员跟我说,如今只能拿到二三十万的合同了,我说,知足吧。”吴指导一席言论,很快引来了又一轮口水战。
其实,在这次媒体专访中,吴金贵还说了很多,比如“人有时候该知足,投资人的压力更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这时候我们要感恩还有投资人在坚持。”
再比如,“今年这样的情况下,不要再怨天怨地,相反,应该带着乐观和知足的心态去看待一切。足球圈需要在这时候多散发一些正能量,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但林林总总的“前后文”在一些网友眼中被自动屏蔽。网友关注点在于,中国球员,二三十万。有人站出来为运动员打抱不平:运动员生涯短暂,吃的是一碗“青春饭”。
网友评论截图
在争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中国一线球员眼下面临的行业生态。
回望过去很多年,中国足球圈,似乎成了富人的聚集地。吴指导所说的情况,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
美国数据机构“体育情报”统计显示,2019年中超球员的平均薪资约为12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800万元左右。作为对比,同期日本J联赛平均薪资只有32万美元,韩国K联赛更少,只有120万元人民币。
2019年数据报告截图
直观数据呈现出来的,是两年前中国球员在东亚地区遥遥领先的薪资水准。当然,这其中也和“天价外援”拔高平均值不无关联,而即便将这层影响抛开不提,整体实力不及韩日的中国球员,挣得比邻国同行们更多,是不争的事实。
也正是从2019年年末开始,连续两个休赛期,中国足协对国内职业联赛的薪资制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限薪令的发布,让中国足球向着金元时代迅速告别。
资料图:青岛队(白)在中超联赛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吴金贵所在的青岛队,是2020年的中超升班马。从过往经历来看,青岛阵中的确不会出现年薪二三十万元标准的队员。但随着限薪力度的不断增强,职业球员被迫过上了“紧日子”,一年挣二三十万人民币的国内球员,时隔多年再度出现。
根据足协最新政策,中超联赛俱乐部一线队国内球员单赛季个人薪酬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国内球员平均薪酬限额为300万元,外援年薪最高标准不得超过300万欧元,全队外援薪酬总额不高于1000万欧元。另外,还有一条单独针对国内U21球员的薪酬规定,单赛季出场时间不到900分钟的U21球员,年薪不得超过30万元。
中国足协公告截图
显而易见,在全新规则之下,向吴指导“抱怨”挣钱少的球员,可能出自队中的U21小将,而前者语出惊人的所谓“二三十万应该知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而言,似乎也是一笔不菲收入。毕竟,以他们的年纪来看,未来大有可期。
参考2019年中超薪资数据,新政之下,中超球队的确会在薪酬开支上缩减一大笔开支,而运动员到手的钱,也确实少了。但即便限薪令出炉,中超各队主力球员的年收入也不至于暴跌至区区二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