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踢足球 班班有球队 男女齐上阵
校园足球成学生“最爱”体育项目
历经40多天,全校48个班级,96支球队,参与194场对决,上场队员多达1600人次,产生14支冠军队伍,14个学生最佳射手,14个班级最佳守门员,96个足球爸爸和足球妈妈……这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8年马约翰杯足球联赛的盛况。然而这仅仅是北京市众多中小学在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一个缩影,北京市教委大力支持304所全国和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研发课程、建设师资和开展竞赛、文化活动,以重点改革引领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普及推广
列入体育教学内容
近年来,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得到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学生们也在足球运动中收获满满。清华附小六年级三班李卓航同学说:“每年学校的马约翰杯比赛就有190多场,和众多同学一样,在足球比赛的输与赢中感受着班集体和团队的喜怒哀乐,更让我们学会了在规则的约束下取得胜利,和在规则的约束下接受体面地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六年级三班班主任张志娟说:“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改变了我们班的精神气质,构建了不一样的班级生态。从四年级开始,无论是足球比赛上下半场的所有28名球员,还是场下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一个‘球赛岗’——啦啦队员、卫生员、摄影师、宣传员……我们班的球赛岗是班级集体意识的助燃剂。”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既是国家要求和学生需求,也是市教委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突破口。市教委不断引导和鼓励各区各校根据自身特色开发适合青少年的足球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将足球运动的普及推广列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融入育人的课程体系中,未来还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研究推进
编写足球标本教材
2011年是清华附小课程改革的起步之年,学校整体建构了“1+x课程”体系并将体育作为了核心课程。为了促进课程改革,体育组希望以平行年级,打破班级界限,向每个年级开放多个项目,让学生自选。学校通过调查,学生最希望学习的项目是足球,可是当时附小的体育教师没有一个是练足球出身的。
“对此,学校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习培训,外聘家长、大学体育教师参与,2014年7月,足球自主选修项目所需要的教师终于配备齐全。为了让团队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体育组又以研究的方式推进工作,编写了足球校本教材《看图玩足球》,保障了课程发展的实效性和规范性。”清华附小教师任海江说。
学校的大胆尝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推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更切实的增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赢得了学生、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在2018年学校统计的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中,体育自主选修课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之一。
据悉,市教委通过搭建专家资源平台,引导学校以多种形式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足球内容或者教学模块,同时通过组建学校足球社团或开展相关活动延伸课堂平台。
打造样板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提出,“健康即未来,未来担当民族复兴达人的时代新人,要身心健康,要刚毅坚卓,这些都离不开体育”。为此,清华附小把“以体育课程为核心撬动学校整体育人,把体育当作成志的最好载体”的理念写入《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写入《成志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全校体育育人指南,撬动学校的整体工作。
清华附小在体育方面的种种举措,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北京市校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实践范式,促进了北京市校园体育工作的开展。
北京市教委充分注重因地制宜开发课程,注重发挥304所足球特色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三年行动计划、校本课程、知识读本、讲座光盘等多种足球教学形式走进课堂,为足球的运动普及和文化传播开辟了有效路径。另外,还成立了北京市校园足球发展与传播中心,探索建立适合中小学发展的校园足球文化发展与传播体系。未来,市教委还将在做好校园足球普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区、校各级校园足球满天星青训中心建设,与市足协共同推进校园足球“八个一体化”体系,为有天赋的孩子搭建足球成才成长的途经。